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

第32章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第32章

小说: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清楚大家就放心了。”这一来,有些人不放心,乱吵吵起来。
  到什么地方取枪,这是上级交代了不能公开的。马英只好说:“这是军事秘密,暂时不能告诉大家,不过大家应该相信,共产党员是决不说假话的!”
  大家听到这里都不做声了,可是有人心里还直嘀咕。马英以为大家没有意见了,接着说:“马上过封锁线了,大家要沉住气,不准说话,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队伍又顺着路沟往前进发,前边的探照灯越来越亮了,一会儿呜地从头上扫过去。这些空手游击队员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没见过这玩意,心里发慌,又怕整编,接着有人又溜起来。走到了封锁线,再一查人数,竟又少了两个,马英气的说不出话来。
  封锁线是一条宽大的公路,两头相距五里地,有两个高高的炮楼,炮楼上两架探照灯不仃地在搜索,象是敌人的两只凶狠的眼睛。马英带着大家爬出路沟,静静地伏在地上,单等敌人的探照灯一扫过,就趁机冲过去。可是刚等这架探照灯扫过去,那架又扫过来了,刺得眼睛睁不开,风吹得稠密的电线发出一种刺耳的怪叫。
  苏建才把身体紧贴在地上,心却噗嗵噗嗵激烈地跳动。忽然在他脑子里升起一个可怕的念头,这念头象是一条长长的铁丝,牵着他的心一拽一扯的使它跳动。他一转脸,看见二虎在身边,不由自主地问道:“咋样啊?”
  “咋样?”二虎说,“把脑袋掖到腰里了,有一条命顶着,还能开小差?”
  苏建才浑身一哆嗦,眼前一黑,不觉忽忽悠悠什么也分不清了……
  马英觉得这样等下去也不行,到天亮就更不好办了,轻轻喊了一声:“冲!”大家听了,精神一振,一齐爬起来弯着腰拚命往前跑,刚跑过公路,炮楼上的歪把机枪就响了,马英喊道:“下路沟!”
  大家又往前跑了没多远,便噗嗵噗嗵地都跳下路沟去。大家在沟里跑了一气,枪声渐渐远了。一看,只剩下十三个人,十三条枪,空手人一个也没有了,原来有的在公路上被冲散了,有的没冲过公路,就拐回去了。马英想:人没有了,领了枪怎么拿法?回去吗,不行,那有人更以为我们是说假话了!不能失信,坚决要去,就是拿回来一条枪也好!……
  又走了一段路,天已快明了,到了前边一个村子,马英让大家休息,等到天黑再走。大家跑了一夜,精疲力尽,路上又跑了那么多人,都无精打采,不愿意说话,一忽儿就睡着了。
  马英躺下来,却怎么也睡不着,才走了一夜就跑了快一半!还有两天呢,到那时不都跑光了!……事已至此,总得想个办法才行,先不忙走,等大家醒了好好研究研究,再这样胡里胡涂下去是不行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李推醒了马英:“醒醒,醒醒,又跑了两个!”
  “啊!都是谁?”马英一骨碌坐了起来。
  “有张玉田,还有苏建才……”
  “张玉田,苏建才?难道他们也会……”马英正出神地想着,王二虎进来了,说:“都跑了,连个影子也没找到。我就知道苏建才这小子没胆子,上不了阵,光吹牛皮,到时候就草鸡了。昨夜他的脸色就不正嘛。”
  “苏建才带着枪呢,要是叫敌人查出来了怎么办?”小李担心地说。二虎气冲冲地说道:“活该,那是他自己找的!”他们说着话,把大家吵醒了,都坐起来惊奇地望着,不知谁嘟嘟囔囔说:“自己的枪都背不完了,还取啥枪呢?”“这是什么话?”马英气得脸色都变了。接着严肃地说:“同志们,如果有人不相信党,把枪留下来走好了,何必偷着跑呢?就是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到军区,哪怕领回来一支枪!”
  “我坚决跟着你走!”王二虎破着嗓门第一个说道,“我要跑了抓回来枪崩了我!”
  “我们坚决不逃跑!”接着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本来剩下的差不多都是些骨干了,他们又见马英、王二虎这样坚决,都愿意坚持到底。
  这时,天已经黑了,马英命令出发。王二虎听了就把多余的两支步枪往自己肩上一抡,头前走了,大家一个紧跟着一个走了出去,都象是憋着一口气,无形中加快了脚步。马英看到这情景,心里才松快了一些,是啊,革命斗争才是衡量阶级觉悟高低最准确的尺子,谁高谁低一量就量出来了。苏建才一个人孤单单地往回走着,心里象煮开了的希饭,上下翻腾着:抗日嘛,在哪里也是一样,为什么非跟着去取枪呢?这一道封锁线就够厉害的了,前边还有三道呢!他又想起他去投中央军,落了个讨着饭狼狈而归,差点送了性命。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两眼乌黑,可是凶多吉少呀!马英他们恐怕……
  苏建才想着走着,下半夜,已经离肖家镇不远了。上哪去呢?见了杜平政委怎么交代呢?去找建梅他们吗?一想到这里,建梅那些鼓励他的话,在耳边响起来,建梅那一双快乐的眼睛就在他脸前闪耀起来,但闪着闪着就由快乐变为惊疑,啊!她哭开了。不行,我不能去见她!……正在作难,想起张玉田先跑了,不如到他家去吧!刚刚走到玉田家门口,忽然听见张大爷正在骂玉田:“你这没出息的东西!我白养活你这么大!你给我滚出去,不找上队伍别进我的家门!”接着就听到“啪、啪”两声,这是张大爷在打玉田。苏建才直觉得脸上热乎乎的,就象打在他脸上一样。
  “算了吧,孩子已经做错了,也是一时胡涂,等队伍回来再送他去。”这是赵大爷劝说的声音。
  苏建才哪里还敢进去,慢慢摸着墙退了出来,靠在一垛土墙上出神。怎么办呢?他想去找老孟,他认为老孟头脑简单一些,多说几句好话,可能就会原谅过去,然后再叫老孟领着他去见杜政委,挨上几句批评就归了队,反正我也没有投敌,也不会怎么处置我!
  第二天苏建才果然找到了老孟。老孟以为马英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大吃一惊!急问道:“你怎么回来啦?马英他们怎么样了?”
  “过封锁线被敌人冲散了。马英他,他……”
  “马英怎么样?”
  “不知道,反正是凶多吉少。”
  “既然打散了,为什么你不去找?”
  “我,我……”
  老孟气得胡子也抖动起来,厉声质问道:“我问你,取枪是往南走,你为什么往北走?打散了就能腿肚子朝了后!就是死了也要脸朝南!走,跟我走,我送你去。”
  “领我去见杜政委吧!”
  “胡说,我领你去过封锁线,去赶上马英的队伍!”老孟把独角龙往腰里一掖,头前大步向南走,苏建才只好垂头丧气地跟去。
  
第一六章 夜走清洋江
  当时的冀南军区也是驻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只不过离周围敌人的据点稍远一些罢了。但是大家到了军区,总觉得是到了最安全的地方,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吃过晚饭,马英听取了军区首长的指示,把领来的三十支步枪捆做十捆,动员了五个老乡来挑。一忽儿,来了五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都是村里的积极分子,听说邦着县大队送枪,都很高兴,一进院就问道:“在哪里集合啊?”“就在这里。”马英说。
  五个人有些奇怪,四下乱看,马英不解,问道:“你们看什么?”
  “就这几个人吗?”一个老乡反问道。
  “这几个人还少吗?”马英也反问道。那老乡没有说话,伸了伸舌头。马英接着解释道:“兵不在多而在精,人少倒不容易暴露目标。”说罢,他向九个队员喊了一声:“立正!”九个人一个挨一个整齐地站成一排。
  “有不怕死的没有?”马英突然严肃地大声说道。
  “有!”王二虎喀地一声,站了出来。
  “有!”这是小李的声音。
  “有!”“有!”……一个跟一个喊着,九个人全站出来了。那五个老乡看这情景,不由伸了伸舌头。
  “王二虎、李小黑跟我前面走!”马英接着转过来对大家说:“你们在后边护送枪支,有人在就要有枪在!”
  王二虎、小李听了,哗啦一声把子弹推上枪膛,冲出大门,同志们紧跟上,顷刻,这支威威武武的小部队,又消失在黑暗的路上了。
  第二天夜里,他们走进了反动的黄沙会区域,大家的心都紧张起来,各个村子里不时传出骇人的梆子声。走了一半路的时候,担枪的老乡说担不动了,要歇一歇。马英生怕在路上出事,动员大家说:“再辛苦一点,没有多远就过去了。”又走了一阵,老乡们实在担不动了,一齐要求稍歇一会。马英看着大家累的那样子也过意不去,又想这会门区一共五十里地长,现在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估计天明一定可以冲过去,就说:“好吧,稍歇一会就走。”
  五个老乡一听,满心高兴,哗啦一声,把枪一齐放在地下。
  咚咚咚咚,前边村子里发觉了擂起大鼓;当当当当,后边村子的锣声也响了起来。紧接着咚咚咚,当当当,周围十几个村子的锣鼓声响成一片。“有土匪噢——”“捉土匪噢——”一些怪声的嚎叫也伴着锣鼓声喊了起来,一队一队的黄沙会,高举着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向着首先发出警号的村子合围上来。
  “前边走!”马英向担枪的老乡喊道。他跟二虎、小李三个断后,和敌人绕开村子,那些担枪的老乡也忘了累,担着枪拚命在前边跑。大约跑了两三个钟头,锣鼓声才慢慢平息了。可是,这会走到什么地方,谁也说不上来,大家迷失了方向,马英想找个目标辨别一下,四下一瞧,漆黑一团,地和天连在一起,什么也看不到。大家这时也跑累了,都坐在地下想起办法来。
  “走吧,走到哪算哪!反正不能老蹲在这里!”王二虎突然说道。
  马英没有答话,他在想,不行,要是天明走不出会门区,那一切就完了,死倒是小事,完不成任务是大事啊!……他抑制住自己的慌乱,对大家说:“冷静一点,想一想,听一听。”大家只好静静地呆下来。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忽然小李说道。
  “清洋江的流水?”二虎高兴地说道。大家一听都兴奋起来,马英说:“好吧,往那边走走看看。”
  大家向前走了一阵,那流水声越来越清楚了,可以肯定离清洋江不远了,马英命令大家沿着江的流水方向往北走。走着走着,东方发白了,马英弄不清走到什么地方,不敢进村,只是催着大家快走。
  黎明的时候,马英才辨别出,因为在里边兜了几个圈子,这会才刚刚走出会门区。大家只有赶到前边村子里住宿。快走到村边猛然发现这村边出现了一条公路,路旁还堆着一堆堆新挖出来的黄土,看样子还在修呢。马英以为走错路了,问大家,大家都说不错,这路可能是鬼子这几天才修的。马英立刻紧张起来,他想,这路既然没修好,敌人今天一定会再来的。现在天已大亮,不能再往前走了,身后又是会门区,怎么办呢?……忽然发现不远有一个看园子的小屋,他让担枪的老乡把枪放在这里先回去,叫大家看住枪,便独自一个人进村打探情况。
  走到村口,正碰上一个老头,马英问道:“鬼子常来吗?”“天天来,天天来,”老头子看了看天气惊慌地说,“这就该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