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中国女人 >

第39章

中国女人-第39章

小说: 中国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贵家忙站起来夺过侄媳妇手里的包,把桌上的东西往包里塞,边放边说:“侄媳妇不是二娘不给你面子,玉儿是从小订的娃娃亲,现在都十八了,是该成亲了,可女大不由娘,你先把东西收起来 ”

  狗儿家惊问:“咋了二娘?想退婚?”

  “不是!不是!俺是让香儿那丫头弄得呒啤气了,玉儿这事说啥俺也不管了,你姑嫂是同辈人好说话,关系处的又好,你摸摸她的心思,她要愿意,俺秋后就给她办,要不愿意俺也呒办法”。

  “行,这事包在俺身上准成”

  来贵家就心赏侄媳妇这份痛快劲,啥都拾得起放得下,干啥啥行,还从不张狂;不象自己的儿媳妇,能是能就是在她的眼里,没有能过她的人,谁也放不到她眼里。

  这回来贵家可是担错了心,此刻玉儿和她没过门的女婿正在枣树园里摘枣吃哪。 。。

第十二章(2)
(2)

  玉儿也是十多岁上订的娃娃亲,媒人就是狗儿家,说的是狗儿家的姨表兄弟。

  玉儿婆家解放前日子过的好,女婿七八岁就念私塾,解放后又考上了师范,现在赵庄小学教书,是民儿的老师,一个庄里住着,免不了见面,只是碍着娃娃亲这层关系,不好明着走的很近,怕人家见了笑话。

  玉儿背着一筐草往家走,穿过小树林看到自己末过门的女婿王老师站在狗儿家门口向东看。玉儿停住脚步,想躲开却又忍不住偷偷地打凉自己的未婚夫,高高的个子,文文静静的一张脸,身穿四个布袋的干部装,那神情那样子一看就是个有学问的人。想到这里玉儿羞红了脸。

  狗儿家大门的东面是一个枣树园子,今年的枣儿结的比树上的叶子还多,压得枣树弯了腰,压得树枝颤微微的,快受不了了。枣儿多半还青青绿绿的,只有朝阳的一部分红了半个脸,至于那全红的只有几个,偷偷地藏在树叶间,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到。

  玉儿心里象揣个小兔子嘭澎直跳,看看四周无人,大着胆子红着脸上了土坡,想悄悄从女婿身边走过。

  王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末婚妻:蓝底白花的印花粗布褂子虽已半旧,但剪裁合体,把个青春少女凹凸有致,充满活力的身材尽显无遗。到也怪了,那一轮如火如涂的红日,晒黑了多少庄稼人的脸,咋就忘了她,倒让她显得那么健康有朝气红红的,润润的,如三月里盛开的桃花,还带着几滴清晨的露珠。

  眼看着末婚妻走到自己跟前他瞅瞅四周无人,轻轻地叫了声:“玉儿”

  “哎”玉儿轻轻地答应了一声,四目相对,玉儿的脸更红了,象树上那几个早熟的枣儿。

  许久王老师怯怯地说:“你等等,俺有话对你说”

  玉儿没吱声却推开了枣树园子的栅栏门走进去。王老师会意随后跟随进去。

  进了园子关好栅栏门,王老师接下玉儿的草筐关切地问:“你累吧?”

  玉儿擦一把脸上的汗低下头轻轻地说:“不累”两个人又没了话。只是默默地站在树阴里。

  玉儿低着头两只手不知往哪放,只是摆弄辫梢。

  天天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学生的王老师,此刻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话:“今年的枣儿结的真多”。

  玉儿低着头轻轻地说:“你个高挑红的摘吧!树是俺家的”。

  王老师摘了几个半红的枣儿递到玉儿跟前说:“你吃吧!”

  “俺自个摘”没想到玉儿麻利地爬上了大枣树。

  “小心别摔着”

  “没事接着”

  玉儿猴子似的站在树枝上专挑全红的枣儿摘,随摘随吃,这枣真甜,从嘴里甜到心里。

  狗儿家从来贵家出来回到自家院门口刚要进院,听到东院枣树园里有动静,以为是那家的孩子上树偷枣,悄悄进了园子,见是他们两个逗趣道:“好啊俺还以为是谁家的孩子偷枣,愿来是你们在这偷……看我不告诉二娘去”。

  “嫂子你别……:”玉儿吓得差点掉下来。

  “小心玉儿别摔着”王老师吓得张开双臂要接着。

  狗儿家笑的弯了腰,说:“俺逗你玩的快下来吧!别摔着”。

  玉儿慌忙溜下树,背起草筐要逃,被狗儿家一把抓住,说:“玉儿别走,我刚才去二娘那商量你们的婚事,二娘让俺问你,你愿意吗?”。

  玉儿红着脸说:“俺听俺娘的”说完挣脱狗儿家的手,一溜烟跑了。

  后面传来狗儿家的笑声。

十二章(3)
(3)

  玉儿的婚期很顺利地定下来,来贵家忙着为女儿准备嫁妆,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风宝不愿意了,因为玉儿的婆家是地主。

  自从梅子去逝后,风宝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妇女主任,她的革命热情真是十二分高涨,时时进步,处处争先,赵庄没有她能的,就连虎儿这个党支部书记,也没她的觉悟高。

  早在几年前她就曾劝过丈夫出面退了这门亲事,可丈夫认为她是闲吃罗卜淡操心,气的她下决心不再管他们家的闲事,反正到时候挨斗受难为的又不是自己,何苦做那费力不讨好的事,唉!狗咬吕动宾不识好人心。

  现在亲事定下来,她又觉得结一门地主亲戚会影响她和丈夫的前程,不管不行,可咋管呢?自打过门来婆媳之间没少磕磕撞撞的,而丈夫又总是听婆婆的,根本不把自己的话当会事,考虑再三,觉得这事只有找狗儿家,结玲还得计玲人。

  狗儿家正在家中喂猪,一转身看到风宝进了院门忙放下手中的盆子在大巾上擦擦手,笑嘻嘻地招呼道:“哪阵风把你这大主任吹来了,屋里坐”。

  风宝冷冷地说:“不了,有点事,说完就走”。

  “啥事”

  “你去告诉玉儿婆家的人,这门亲事散了”

  狗儿家吃惊地问:“为啥?这日子都定下来了咋又要散了”

  “为啥?你也不想想,他家是地主,咱家是贫家,两家是敌对关系,怎么能结成亲戚呢?这不是把玉儿往火坑里推吗?”

  听了这话狗儿家心里有了数,这不是二娘的主意。她放下心来。对这个比自己小十来岁且能上天的弟妹,狗儿家虽有耳闻到底还没有亲自过招,她看不上风宝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性格,心说能的你,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还来教训俺。想到这里她微微一笑,拍一下巴掌说:“还是弟妹觉悟高,看的远,俺咋没想到,还以为自己做了一件积德的好事呢,行!俺明天就到俺姨家去说”。

  风宝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三言二语就说通了狗儿家,心里挺美的,觉得自己作对了,两人说了会闲话她就告辞了,狗儿家把她送到大门口,看着她走进了后院,狗儿家进了来贵家住的前院。

第十二章(4)
(4)

  来贵家正在土炕上给玉儿做棉袄,狗儿家进了屋,人还没到跟前就亲亲热热地叫了声:“二娘”。

  来贵家抬起头来说:“狗儿家来了,自己坐椅子上吧,我不下炕了”

  狗儿家顾意问:“二娘你忙的啥哪?”

  “给玉儿续个新棉袄。这日子订的紧,又快过秋了,这嫁妆得紧着赶”。

  狗儿家故作惊讶地问:“玉儿的亲事不是要散吗?还赶啥啊”

  来贵家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望着狗儿家的不解地问:“谁说要散了,日子不都定好了吗?你把二娘当成啥人了?”

  狗儿家走到炕前瞪大眼睛说:“二娘你不知道吗?刚才风宝到俺家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训了俺一顿,说是俺把玉儿往火炕里推!说要散”

  来贵家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说:“就没她不管的事,我还没死,啥时轮的上她当家”

  “好啊狗儿家你个狗特务,我差点就上了你的当”风宝冲进屋横眉立目地指着狗儿家的脸说。

  狗儿家则象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低着头怯怯地说:“俺以为想散亲戚是二娘的主意那,所以……”

  “所以啥你这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狗特务!”风宝越法狂傲地指着狗儿家的鼻子说。

  来贵家看不下去了,说:“风宝你这是干啥?她是你嫂子,咋这么没大没小的,我还没死,玉儿的事轮不上你操心!”

  “娘你咋就不明白哪?我和你儿子都是党员干部,怎么能和一个地主做亲戚那”

  “少跟俺讲那大道理,玉儿婆家的事俺知道,他家没剥削过人,没作过坏事,都是因为玉儿他公公不开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只一个心眼,买地,买了个地主”

  “不管咋说他家都是地主,是地主就是咱贫下中家的敌人,同敌人成了亲戚,领导会咋看咱们,咱村里的人会咋看咱们,你儿子当的可是共产党的书记,你让他咋去说别人?”

  “我还就不信这个斜了,共产党的干部我见的多了,还真没见过象你这样觉悟高的人那?”

  “老顽固,你儿子早晚得毁在你手里”风宝一甩手气哼哼地走了。

  狗儿家故意说:“二娘,要不俺去跟俺姨说这婚事散了!”

  被狗儿这么一激来贵家更上劲:“散啥?听拉拉咕叫还不种庄稼了”

  香儿成亲后来贵家和虎儿商量着分家,起初虎儿不愿意,觉得小兄弟还没成家,就分家叫人家笑话,可一寻思娘说的也对,婆媳本是两性人,与其在一起老打仗,不如分开都清静,住的这么近,分家也只不过是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啥也误不了,入了互助组,庄稼也不愁种,分开就分开吧!

  就这样来贵家和儿子分了家。

第十三章(1)
第十三章

  (1)

  一天又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的平静而祥和。入了互助组,庄稼地里的活大部分都让年轻人干了,自己在家给他们看看孩子,做做针线活。

  讶讶学语的孩子甜甜地喝声奶奶,亲亲孩子稚嫩的小脸,来贵家心里象喝了蜜,她多想抱上自己的孙子,可干啥啥行的儿媳妇就是没生下个孩子。可能是人家的心太大了,想得忙的都是大事,来贵家觉得自己可能是老了就喜欢这份宁静。

  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做针线,累了抬头望望满眼都是绿色,榆树,枣树,杨树,个个绿油油的充满生机,吃的饱饱的,喝的足足的可着劲的长,要多精神有多精神。

  孩子们在树下追逐玩耍,老妯娌们在一起做着针线,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扁豆花开了,一串串紫色的小花翘起小脑袋,羞羞涩涩地竖在低矮的墙头上。

  丝爪花开了,黄灿灿的倒挂在树上,丝瓜架上。

  南瓜花也不示弱,黄灿灿的小啦叭张开小嘴向丝瓜花吹嘘:“看我多强壮,我结的瓜一定比你的大。

  母鸡们咕咕地叫着四下里找食,大公鸡抖动着它美丽的羽毛向母鸡们展示自己的美丽猛不丁抖起威风,飞到母鸡身上……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来贵家忘了这是谁的诗,她觉得自己现在过的就是诗上说的日子。只是少一点悠闲,但却有那份宁静祥和。她不求绵衣美食,也不求容华富贵,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但离老百姓的日子太远,就象那空中的圆月,有是有但却够不着。

  渐渐地民儿也长大了,长的象院中的那棵白杨树挺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