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1949中国江湖的末日:红与黑 >

第3章

1949中国江湖的末日:红与黑-第3章

小说: 1949中国江湖的末日:红与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郑成功:天地会的祖师爷?
天地会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秘密会党,关于它的起源,据学者们考证,已可归纳为十二种之多,即:郑成功创立天地会说;天地会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说;天地会始于雍正十二年甲寅说;福建藤牌兵创立天地会说;天地会始于明季说;天地会始于乾隆二十六年说;天地会始于乾隆三十二年说;天地会始于雍正年间说;天地会始于雍正初年说;以“万”为姓集团余党创立天地会说;广义天地会始于雍正年间,狭义天地会始于乾隆年间说;天地会始于明末清初说等。
  自从十九世纪初叶以来,陆续发现了各种天地会秘密文件,除各种图像外,其文字部分,依照其性质,可以分为结会缘起、誓词、祝文、口白、歌诀、诗词、对联、隐语、杂录等项。各项文字经过辗转传抄,既多讹脱,又有异文。其中西鲁犯境,僧兵退敌,清帝火烧少林寺,劫余五僧结拜天地会的故事,是学者们讨论天地会起源问题时所引用的主要资料。但是天地会秘密文件所述结会缘起,或详或略,神话成分居多。其所述人物、时间、地点,亦互相抵牾。所以天地会的起源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后世流传的各种天地会秘密文件,多叙述少林寺被清帝焚烧后、劫余五僧拜长林寺僧长万云龙为大哥,以陈近南为香主,在高溪庙起义,万云龙失机阵亡,五僧分往各省传会,成为天地会的五祖。于是有学者根据这些传说加以考证后,多认为万云龙大哥就是影射郑成功,陈近南就是影射陈永华,于是得出结论天地会就是起源于台湾。最早提出郑成功创立天地会的说法,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欧榘甲、陶成章、章太炎等人。这是革命党人出于革命目的所造的“英雄谱系”,藉此激发民族大义。
  武侠小说家金庸在《鹿鼎记》里糅合历史与虚构。蔡德忠向新入会的韦小宝如是介绍天地会历史:“本会的创始祖师便是国姓爷,原姓郑,大名上成下功……我和方兄弟、马兄弟、胡兄弟、李兄弟……都是国姓爷军中的校尉士卒”。随着金庸小说风靡华人世界,郑成功、陈近南的名字、“地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这样的天地会暗语,便广为流传。
   txt小说上传分享

“茶阵”
茶阵是天地会(洪门)隐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会内联络地点多设于茶铺酒肆,既避免官府的注意,又用以连络同志、传递讯息。  茶阵的构成要素相当简单,一只茶壶、数只茶杯,便能幻化出不同的阵形。
  “茶阵”的主要功能有四种:试探、求援、访友、斗法。“试探”乃是以茶阵考验对方是否为洪门同志;“求援”则是以茶阵暗示己身有危难,需要同志相助;“访友”是在登门拜访朋友同志时,藉茶阵的摆设以探知对方在家与否;“斗法”则有互相较劲之意。
  “茶阵”分成三阶段:布阵、破阵、吟诗。第一阶段“布阵”,将茶阵摆出。第二阶段“破阵”,由对方破解,通常经由茶杯的移动、茶水的倾倒以达到破阵的效果;如果对方能够破阵,就可能是洪门同志。第三阶段的“吟诗”,则是在破阵以后,由破阵一方吟出所破茶阵的对应诗句,达到双重确认身份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茶阵”应包括图像、阵势定制(又可分为“布阵”、“破阵”)及饮茶诗(又称“谣诀”)。
  单鞭阵
  阵式为求救于兄弟的意思。对方能救者,可径饮其茶。不能救者,弃其茶,再倾茶饮之。
  木杨阵
  阵式为茶杯两只,一只在盘内,一在盘外以试探是否兄弟。要饮,应先将盘外茶杯移入盘内后,再捧起相请。
  患难相扶阵
  取盘外一茶碗,放在盘内四碗的中央,然后饮下。
  争夺阵
  阵式为将壶口对准茶碗,即献茶人请对方与他争斗。破阵时如不应所请,可取中间那一碗茶饮下。
  四大忠贤阵(天地会用此式,哥老会无。三合会有与此相近的“四忠臣阵”但要少一个茶壶)
  天地会对此阵的定制是,此阵只在请求弟兄援助时应用。若为寄托妻子而允诺者,即取左边一杯茶饮下。若为借钱而答应其请求,则取次一杯茶饮下。若为援救兄弟之生命,则取第三杯饮下。若为救免兄弟之危难,则取第四杯茶饮下。若不能应其请求,或不愿应其请求,则变更茶杯位置。再饮下。
  五祖茶(天地会称此名,三合会名为“五虎将军阵”,哥老会无此阵)
  阵式为左边五只茶杯摆直后,不能饮用,须将杯中的茶还入壶中,再于中央一只茶杯内注茶,才能饮用。
  绝清茶(天地会有、三合会、哥老会均无此阵)
  阵式为两杯茶上先承住烟筒一只,先将烟筒执起,然后拈茶诵诗云:“两塘有水养清龙,手执清龙两头通。清龙无水清龙绝,调转乾坤扶明龙。”
  梅花阵(又名“梅花郎”天地会有,三合会无,哥老会有与此同名者,但内涵和形制均不同)
  阵式为中心一杯万不可饮,从外顺手拈来一杯,诵诗后即可饮。诗云:“梅花吐蕊在桌中,五虎大将会英雄,三姓桃园还有号,要会常山赵子龙。”
  本文来自《看历史》2010年6月刊
   。。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1)
《看历史》本刊记者┃刘永峰
  辛亥革命成功,会党多有功焉。但身为洪门中人的孙中山大总统,却断然拒绝了洪门立案“改堂为党”的要求。所谓“革命元祖”反而成为新政府打击的“会匪”。甚至在历史记录中,其曾有的贡献也被抹掉。
  1912年1月,孙中山刚就任临时大总统,就接连不断地收到海外华侨热情的贺电,纷纷表达了对新政权建立的支持与喜悦。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可能要算海外的洪门组织了。
  当时,加拿大维多利亚致公堂在电函中,就首先表达了他们对革命一如既往的支持:“同人等愿牺牲公产为军民国用,求大总统早日北伐,直捣幽燕。”而这份信函最核心的目的,却是他们提出的请求:为洪门立案,回国合法参政。信中说:“故特命谢君秋、梁翼汉君回国见大总统,办理政党事宜。”这也是加拿大维多利亚致公堂那段时间内的第二次向大总统提出“洪门立案”的请求了。他们不无殷切地谈道:“望大哥念花亭之秘密,高溪歃血之盟。况且大总统是洪门总领,正宜成政党以慰陈近南、郑成功之灵,慰同仁仰望之心。”
  当然,洪门立案也是此时美国致公堂首领黄三德最为迫切的愿望。据其自述,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内,他“连日筹划发电报,用各埠致公堂名义,各华侨团体名义,一日而发三数十封,电报之费逾千”,为孙中山张大声势,可谓惨淡经营。“果然南京诸代表皆震惊孙文之虚声,谓临时总统非孙君莫属。”
  于是,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不久,黄三德也回到国内,准备商讨洪门立案的事宜。
  ■ 革命功勋
  1912年初,还是寒冷的冬天,而在从美国到中国漫长而痛苦的航程中,黄三德却自信满满,在他看来,孙中山之能够被选为临时总统,是他一手造成,也是洪门人士合力造就的结果。他曾说:“若使当日不发此数百十封电报公举之,其声势不大,各省代表未必重视之。”
  这虽不免有自矜功伐的嫌疑,但坦白而言,洪门及其他会党力量对于革命确实卓有贡献。正如庄政所说:“若谓洪门为革命之元祖,殆非夸饰之词,至少这种推论可用于革命发轫时期。”
  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年轻人对这个国家各项的改革建议,然而圆熟事务的李鸿章拒绝了这个有些书生意气的广东人。失望之余,28岁的孙中山决意革命,并在该年秋天远赴檀香山。11月24日,在当地华侨的协助下,孙中山召集华侨革命志士25人,成立兴中会,大会上全体与会者同举右手,向天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这一年,被视为国父煊赫的革命生涯的开始。不可否认的是,国父的革命事业自一开始,就在寻求着会党力量的襄助。
  最先与孙中山结识的革命同志郑士良、尤列等人,本身便为会党人物。正是这些会党朋友们的联系帮助,使得他的组织迅速建立并发展起来。而兴中会成立之时,参与者多数也是有会党身份的。1895年2月,孙中山和郑士良等人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其会员中有案可查的,会党分子就占了三分之一。早年便已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的马超俊曾说:“国父当年创组兴中会,系赖檀香山洪门前辈之支持。”
  而孙中山所面临的革命情形,则略可解释他选择与会党联姻之原因。当时,尽管人们对满清的统治已是日益不满,但事实上,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四处倡言革命的时候,各类的反清活动,大多还仅仅是会党组织的作为。。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2)
回想革命之初,孙中山曾不无感慨地说道:“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他说:至于中流社会以上的人物,“应而和之者”,“实为寥寥”。当时,士大夫们还依然醉心于功名利禄,孙中山所坚持的革命主义,只不过亲友数人理解而已。倒是被称为“下流社会”的人群中,反而有三合会这样的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尤较缙绅为易入”。因而,他便首先从联合会党入手,开始他的革命活动。庄政说:“国父创始国民革命,即以运动会党作为起点的,审度当时的环境,可以说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为“纠合海外华侨,以收臂助”,孙中山曾三次赴美,向华侨宣传革命。1896年,当孙中山首次赴美时,虽“劝者谆谆”,而“听者藐藐”,终究无功而返。但这次失意的美国之行,却让他发现,华侨中十之*皆列籍洪门,故欲收革命宣传之实效,必须借洪门之帮助。
  1904年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并受“洪棍”之职。接着便前往美国本土,受到致公堂首领黄三德的热情接待。在黄三德的陪同下,孙中山前往各城市对洪门会众进行革命宣传。同时还为致公堂重新制定章程,从而将美国的洪门组织,也纳入革命的旗帜之下。
  1911年5月,当孙中山第三次赴美时,作出了将致公堂与同盟会合并的决定,要求致公堂未曾参加同盟会的成员,一律加入同盟会,而所有同盟会成员也一律加入洪门致公堂。随即孙中山提议组织洪门筹饷局,为国内武装起义筹集军饷。经过致公堂与洪门筹饷局的努力,仅仅数月之间,便在华侨中集款144130元。而与此同时,海外其他地方,“捐资者异常踊跃”,如加拿大维多利亚致公堂竟不惜抵押公产,借款筹饷,而消息传出,各地纷纷效仿……
  而国内会党组织,同样也是孙中山积极联络的对象。1899年,孙中山派毕永年和平山周到湘、鄂一带联系哥老会,同时指令郑士良、陈少白等在香港设立会党联络的机关,建议将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三合会、哥老会与兴中会联合起来。同年,两湖哥老会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