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恋爱诏书 >

第3章

恋爱诏书-第3章

小说: 恋爱诏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始至终,我们这一对大啖酒肉的橱窗模特儿,对店外人的品头论足、店内人的斜眼偷窥,开始习惯如明星般地视而不见。
  在我们各自去坐地铁前,约好了这星期六晚上,到他与朋友合伙、外头没招牌必须熟人带进场的神秘酒吧,条件是我得带稀有的文艺少女气质,加入他们的LAPHROAIG10年份极端强烈烟熏味的品酒大会。临走前他还送我一袋岩岛成的奶油草莓泡芙,和一瓶QOO柳橙汁。
  坐地铁与等下个会议的空当,我把董启章的《衣鱼简史》和洛西科夫的《谁在操纵我们》翻完。
  【下午14:30~16:00。波西米亚欲流的下午
  ?茶。状态:28岁,不负责任*】
  这个时候还出现在台北街头的,不是失业的无产阶级,就是自由主义呈现半游民状态的波西米亚艺术家。我约了一个男生,地点选在一家在台湾大学校区很贫穷主义的茶馆。我依本日设定的日本身份叫了一碗抹茶,他则点了一大杯鸡尾酒,我们将开始一个很愤世嫉俗的下午。
  他在剧场教课,是个很有艺术气息的男同志,他花了一个小时唱作俱佳地爆料他昨天的*史:从下午他们在健身房激起汗水淋漓的*,然后转战到凌晨他与新宿男孩、利比亚男人的“魔”性夜派对。我听着生猛劲爆的男同志约会实况,对照我那位恨铁不成威尔刚的情人,真是哀怨极了。然后我们还聊到各种眼霜的试用效果,最近黑眼圈都跑出来了是我们共同的焦虑,我是因为赶研究所报告,他则是因为应接不暇的约会。我在地狱,他在天堂,好的眼霜就成了救赎我们的共同圣品。

单身雅痞(3)
我问他最近小剧场的戏如何,他说:“因为最近在舞台上的人都坏,所以戏就变得好看。”然后他还Call了一个刚被出版社网络部门裁员、编号的男友,一起加入我们的地下社团。他说他与他的“昨夜男友”“初夜男友”交往情况很健康,无论多忙,都会相约下午在西门町逛一小时的街。“初夜男友”穿中国棉袄遛电子狗,“昨夜男友”穿喇嘛装遛迷你猪,他们自称是科技与原始的最佳拍档。
  下周五他准备在他晋江街分租来的房子里,举办匿龄的“主义派对”(提示:神秘主义、天体主义、禁欲主义、达达主义、女性主义、未来主义、极简主义、无政府主义……参见的人必须坚定地代表一种主义,以服装及配件“服”膺对这种主义的忠贞不渝),彼此之间将进行各项主义的激辩与意见交换,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在派对上大玩各种主义的游戏。
  他一边谈主义派对,一边借加水的名义勾引Waiter,让我们有了刚出炉的免费蛋糕可吃,这些都是他色诱来的胜利品。我等他和Waiter互留完电话后,和他约明天下午去迪化街配买花草茶。
  他劝我把长发剪了,留一个现在最流行的艾米莉头。
  【下午16:30~17:30。诚品书店交际场。状态:30岁,流行人性】
  我照例一周逛一次书店,把新书在我脑里建书目档,顺便买几本这星期在化妆间可以看的书。如果会跟出版社或媒体记者见面,或是和诚品书店的人谈广告企划案,也会约在这时候,在诚品书店地下楼的人民广场。
  【黄昏17:30~18:30。无止境的日式铁板烤肉。状态:混龄的兽魔二性】
  我与旧情人到50元吃到饱的日本烧肉店,两人吃了6盘肉,还叫了一壶日本清酒。我说我明天想当意大利人,我已经订好了在台北西门天后宫正对面的透明意大利餐厅(这间餐厅的化妆间设计成全方位的镜子包厢,可供人自溺自恋),一边吃红酒番茄面一边向庙神朝拜。
  【华灯初上19:00~21:00。建筑师家中的精英读书会。状态:年龄保密
  ?的资本主义人性】
  我和一群建筑师、媒体主管、广告人、大学讲师们所组成的竹林七
  “闲”读书会,讨论时下最酷的话题书,或是最少人看的大部头,从《魔戒》到《千禧年之终结》都谈。
  【夜色*21:30~22:30。家中经络私刑。状
  ?态:40岁,养生人性近神性】
  我躺在写满“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床单上,用经络板依脏腑气血流程,依序按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以自刑人身的肉体痛觉,锻炼一小时神性的万寿无疆。
  【星光灿烂22:30~23:00。练悟性与念力的清规修行。状态:高龄的神魔二性】
  照例每晚坐在床边听伊藤佳代的心经般若佛母心咒,练易占,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修行书。最
  近因为正在自习中医,所以读的是《四诊心法》、《内经知要》和《汤头歌诀》。
  在人心不可测的时代,灵能兼具的现代都会雅痞,一定要会一点未卜先知的预言能力,不管是塔罗牌、星座和卜卦。拥有占卜力最大的好处是:你和谁都可以有话题,要勾引谁都容易。然后还要学会一点咒语,财神咒或是哈利?波特魔咒都行,从平时呼风唤雨开始练习心诚则灵,以后就可以在办公室驱逐老板、情敌,引燃办公室恋情和财运。最好还要会点医术,能治病就是最大的爱情魅力,因为可以收你所爱的人做病人,不是很多女生都梦想着要嫁给医生吗?
  以上一天,就是自诩成为现代中国女巫、女单身雅痞的一日“都会”(什么都想会)修行生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身份实验室
最近不知为什么,面临很多必须自我介绍的场合,比方是跟团旅行,或是与朋友遇见另一群我不认识的人时,我得简单介绍一下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这让自诩有多重身份的我一时错乱了起来。面对眼前各形各状的陌生人时,我究竟该怎么介绍自己?我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会有哪些不同回应?
  作家
  “嗯,我想我是作家吧,我已经写了12本书了。”“你是作家?(通常他们的音调突然变高亢,且一脸狐疑,就像我宣称自己是章子怡似的,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那你笔名是什么?
  你写过什么书呀?什么?再说一遍?我怎么都没听过!我只听过吴淡如!”(奇怪,你没听过,那我就不是作家啦!你们这些家住书店隔壁却从没进过书店买书,一年看不到三本书,居然可以这么大声地说只认得上过电视的作家,那没上电视的就不是作家喽!唉!心想也不能怪这些人,只能怪自己生在娱乐视听重于文学、偶像写书才会有人买的时代,怪自己没有可以上电视的好脸蛋,怪自己还不是畅销书作家,怪自己还不够畅销,自称自己是作家,真是自取其辱。)
  广告人
  “嗯,我是做广告的,我在写广告文案……”“喔!做广告的呀,那你应该是蛮有创意的喽,那帮我看看,我写的这封情书该怎么改比较好……”或是会遇到另一种回应:“喔!写广告文案的呀,那一定很会骗人喽,烂东西也能讲得天花乱坠……没啦,我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很聪明又很……很有才华吧!”(那你干脆说我应该很奸诈,脾气应该也很怪,以后没事少联络……讲自己是广告人,别人的反应好像我是经济重刑犯似的。)
  博士生
  “嗯,我还是学生。”“学生?怎么可能?你看起来好像已经有点年纪了,应该不是还在留级念大学吧,咦?你该不会是在念博士,念到这么老吧,哈哈……”“哈什么哈,我真的就在念博士班呀,不信,给你看我的学生证……”“哎哟,你是不是因为工作难找才跑去念博士呀,看不出来嘛,一个女生这么有学问干吗,小心没人敢追哟!”(哎,现在真是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我还记得以前听说别人在念博士,就会露出崇拜不已的眼神,现在看来得自己给自己信心了,而且念博士还真是辛苦,自己的身体能不能顺利念到毕业还是个大问题,所以以后干脆说自己在念研究所好了。)
  老师
  “嗯,我在当老师。”“老师?当老师好呀!
  铁饭碗嘛!对了,你是教幼稚园还是小学?”“我在教大学。”“大学?怎么可能?你看起来好像才大学刚毕业没多久耶!”(这是我目前听到比较好的反应,至少听起来像是一个正当职业,而且所得到的反应都是比较尊师重教的,至少每个人从小最怕的就是老师,好像我一说自己是老师,听到的人都变成了温驯的学生。)
  医生
  “嗯,我现在正打算报考中医学院考试。”“中医师?哇!很难吧,太好了,你一定要考上喔,因为我身体不好……对了,你家住哪里,以后没事就找你把把脉、针针灸保养一下,太好了,以后看病、减肥都不用钱了!”(原本这个职业对人是有用的,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爸爸或老公是医生,不仅有钱,而且看病还很方便。如果没有当医生的爸爸或老公,那就会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是医生的好朋友,至少排不到床位的时候有关系可以拉,或是半夜急病时有门可以敲——如果照这样看,原来当作家、当广告人、当老师、当学生……对他们都不痛不痒,一点好处都没有。)
  拥有多重身份,其实是我善变个性的结果,但我很清楚自己还是自
  己,不会因为身份不同而有什么改变。而且坦白说,我非常珍惜自己能创作、能写书的这个身份,因为那不是用功读书就能有的能力,没有一点艺术天分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作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似乎不算是个“正当职业”,或许连“职业”都称不上。虽然我仍以视自己是作家为荣,而且对于创作与出版的瘾几乎不可能戒除,但别人就不这么看,他们会因为你说自己是做什么的、能给他们什么可能的好处,而对你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我现在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视情况介绍自己。如果我说我自己是学生,不仅在平时可以享受小小的放肆,跟店家老板谈价钱时还蛮好用的——“拜托啦,老板,我还只是个穷学生,没在赚钱,而且下礼拜就要交学费3000多块了,拜托算我便宜一点啦,总不能让我连饭都没得吃吧!”但如果称自己是老师,则对那些有小孩的父母比较有用,比较会被当成正人君子来对待。但得牺牲部分的自由,得随时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不能乱
  发脾气,不能小奸小恶。如果说自己是广告人,对某些不大会做行销宣传的店家老板就比较有用,因为他们会拿出自家的宣传DM请你评论修改一下,只需动动口,待会就有免费的厨师私藏糕点可以大快朵颐一番,或是有免费的商品试用,希望你可以随口说出“文案”给他们。但我其实还是希望有天能当个医疗师,因为这是个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其他有些行业,好像年纪越大越不吃香),而且似乎是一个可以广结善缘的身份,大家都会主动递名片、给电话、送土产,希望你将来的诊所就开在他家楼下,变成他24小时的免费私人医生——虽然我还是认为作家比医生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但大多数的人认为用不着,也感受不到。
  身份当然是自己认定的,但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知道差别了。
  

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
—30个国家的出走记录
  在我26岁那年,算命先生告诉我,我的生命将在30岁的时候转弯。我没问清楚是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