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恋爱诏书 >

第1章

恋爱诏书-第1章

小说: 恋爱诏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荐序
逃不开的修行与诏告
  ??伊能静
  读李欣频写爱情,总像是手被烫伤后立刻浸泡到冷水里,虽然解了一时的疼痛,但冰冷的水却会让自己起寒颤。而手上的水泡无法碰触地留在皮肤的表面,留下模糊的疤痕,等待时间累积新皮肤的出现。
  在《爱欲修道院》里她写:“你的离开对我或许是一种放生。”放生原是善的行为,但这样的善意却成了爱的大痛。李欣频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极懂得疼痛的人,因为她能细致分析那些疼痛,所以总让我在读的时候,每每感觉她的文字是那么理性却又对自己极端残忍。
  但残忍原就是爱的本质。
  李欣频以她对文字的精巧来细看爱的残忍与残暴,然后再用最最轻巧的方式书写。她的轻与重完全取决于阅读者的爱情结构。而在爱情中近乎残疾的我,是每每读得身心欲裂。
  读《恋爱诏书》,又能看见文字在她手里几乎是她身体的某个器官,她完全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她的文字轻盈而有分量,总在极苦极乐间徘徊,有时会让你频频微笑却是很哀伤的字句,有时会让你反复沉思甚至必须大声朗读,才能知道那些字的组合所带给你情绪的震撼。
  而她驾驭文字的能力,真像是一个孩子珍爱着手中最精致最复杂的组合玩具细巧得让人叹为观止。
  她对爱的入世像一个精神病患者般呓语不断,但她对爱的书写的出世又让她成为爱中的僧者。
  而我辈在爱的入世与出世之间载浮载沉,在埋藏爱的修道院与宣告爱的下诏书之间,注定了成为追随她的读者。与她的文字共舞,并且照见自己极深的爱欲,永无天日,欢喜且悲伤。
  读李欣频,读自己的爱欲,读懂李欣频,都是爱欲极深的女子,别逃避。
  此文同时收录进《爱欲修道院》一书中。
  

三十岁单身女人的极致异想
??ELLE总编辑?胡慧
  欣频在电话中告诉我即将又有一本新书要出版的时候,原定书名是《三十岁女子的异想世界》(台湾版最后书名定为《我和我的恋爱诏书》),当时我正陷在杂志的疯狂截稿期当中,巧合的是,当月《ELLE》的报道主题就是“三十单身”—超过三十岁仍然单身的都会女人面貌。
  才刚刚分享过三十个“三十单身”女人的心情故事,再看到欣频这本结集自报纸、杂志的书写文字,我仿佛更深刻地看见了这个时代里,某一个年龄层的都会女人面貌。
  当然,欣频无疑是她们更极致的放大——借着她过人的聪慧,她仿佛全身毛细孔全开的敏锐观察与感受力,她大女人的本质中同时存在的小女人的幽默与戏谑,以及她操控得如此自在写意的文字书写能力。
  透过这些,欣频淋漓尽致地写出生活在这个时代,一个“三十单身”都会女子的生活、想法和心情:她狂恋旅游,借着向世界出发的行程,寻找未知或未识的自己;她在都会里耽欲并且修行,在入世与出世里,随心情自在变换游移;她逆转女人在爱欲世界里的柔弱被动,如女王般颁下恋爱诏书,钦点
  各种不同功能的情人,同时也对现代男人做一番揶揄与嘲讽……看着这些文字,我想起多年前当《荒人手记》出版时与朱天文的访谈。她谈及自己的一个观察与思索:原本物种的天性是在成年后就要走进孕育下一代的阶段—开始将时间、金钱、精力花费在养育下一代上面。但是当这些人少了这一块,于是便将这些时间、精力、金钱抛掷在“耽美”之上……
  在某个层面来说,“三十单身”的现代女人不也是如此?
  经济独立,又不需要照顾一个新的家庭或者小孩的她们,开始拥有一段延长了的单身时间。于是,向内,她们探寻潜藏的、未识的自己;向外,她们延展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例如欣频的气功课、中医课、自我设定的一日角色扮演游戏)。她们“耽美”、“耽生活”,同时也“耽自己”—无论向内向外,她们其实都是在拉长了的与自己独处的时间里,企图寻找真实的自己,并与自己深刻对话。
  已经离开了“三十单身”的我,有时不免还是会羡慕起这些姐妹的无尽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尤其是像欣频这样,羽翼未剪,甚至越来越强壮延展,就是一片无尽的人生新风景。不过还好有文字,透过这个奇妙的媒介,欣频记录下她眼前脑中变幻莫测的世界,也让我们得以窥视分享这个外冷内热的女狮子丰富奇异的异想世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自  序
李欣频
  麦克鲁汉问:你为什么写?难道你记不住?
  是啊。我是记不住。我眼前的世界变幻莫测,都是异想幻境,都是万花世界。我忙在当下,来不及想未来,所以我感觉一到就必须马上写,否则就立即消逝,形同不存在。
  结集近四年的作品,包括台湾《联合报》、《数字时代》、《广告》杂志、《MENS UNO》杂志、香港《ZIP》杂志等,以及在《自由时报》副刊及《ELLE》杂志的专栏,一篇篇关于这个城市、这款时尚、这些男女以及在滚滚红尘中的自己。
  这些原本应是一本本风格迥异独立的书的雏形,但每写一阵子又想到新点子,喜新弃旧,所以每段都短命。翻出散落各地的文章,收寻起来像是在找失散的大家庭,重整家谱真难。然后分章节合成一本书,一本以爱为辐射、扩散后再收录的《恋爱诏书》,请你们当成好几段奇异世界来跳跃、当成好几本书来阅读,如果你们照一般书的逻辑来看这本书,可能会错乱发疯。
  我的阶段性非常清楚,以旅行及出书来划分自己的年代,像航天飞机在旅程中分段离弃用尽的燃料舱,更轻盈地前进。每出一本新书,就是向前一阶段已逝的自己正式告别,办新书发表会其实就是在办以前自己的告别式。这本书涵盖了我眼中对这个欲望城市数不尽的奇景幻境,现在留下近十万字的庞大证据,在书店,给你们。
  2002年8月,自西藏回来之后,我现在在过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稿费绝对养不活自己,但稿债绝对逼得死人。心中永远有一本未完成的书,这就是作者的悲剧。还好有E…mail,可以借着读者们的鼓励,在独自写稿的深夜取暖。所幸目前我与文字还独处得很好,曲渐高,和寡与否对我已经不重要,有人听到就好。
  重整一段电影《征服钱海》片尾的话,送给拥有这本书的我的知音如你:
  世间最残酷的现实就是镜子和时钟,
  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害怕的事。
  Enjoy your body,
  偶尔可以跳跳舞,
  要常旅行,但不要天天换发型,
  不要看时尚情报,那只会让你更丑。
  多了解你父母,因为他们可能随时会走,
  与兄弟姐妹多联系,因为他们会支持你的未来,
  年纪越大,
  就越需要老朋友。
  记得丢掉你的账本,留下你的情书。
  不用浪费时间嫉妒,
  机会大家都一样,人生有输有赢。
  反正到终点,
  就只会剩下你自己。
  ****
  

20世纪最后一天
—2000年12月31日的心情留言板
  在即将消逝的100年中,我在那里整整待了30年。
  在即将到来的100年中,我不晓得自己会在那待多长。其实从2000年1月开始,我每天都在想,下一个世纪的李欣频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人?是作家,还是游走两岸的Copywriter?是学生,还是老师?是电影编导者,还是业余的影评人?是精通易与医的女道人,还是不得志的艺术家?如果延展文字以外的能力,会选择绘画、装置艺术还是摄影?是有钱的网络新贵,还是安贫的慈济义工?
  老实说,我不知道,但都有可能。我在混沌不
  明的2000年行程满档:既学《易经》、老庄、《孙子兵法》,也参与数位艺术的网络工作;既写时尚杂志的专栏,也练气功、经络,自习中医;一边研究博士班的报名简章,一边准备着去大学教广告文案的教学大纲……我仍要求自己每天要看一本书、写五千字、上网看新资讯、打电话回家;每两天要看一部电影、完成一篇文案;每星期交一篇专栏文稿、接受媒体采访、去健身房、与老同事见面;每三到六个月完成一本书,然后去旅行。
  我有很多版本的人生在同步进行:积极的时候能量很大,谁都挡不住我的努力不懈;身心俱疲、耗弱沮丧的时候,就像病坏了的狗,瘫在床上好几天动都不大动。我对现实不满,忧民忧天,让我少年早衰,提前过中壮老年。我对无常敏感,不安全感与焦虑让我过度开采想象力与体力,在朋友面前永远积极向上,在无人的夜晚也是。如果照我这种过法,我应该会在新世纪之初就英年早逝。
  大幅的人身针灸挂图与VQ的设计海报并陈,我的小书房里书架与数码摄影机都已经到位。眼前是一场虚拟但逼真的人生游戏,我似乎已经玩到最重要的关键决定,接下来就是一步棋定一生。所以我必须让自己暂停一下,在2000年12月31日这天,仔细思考关于自己的命运: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欲望?我为什么想变成无所不能?我看什么都好的樱桃小丸子性格,突如其来的热情或许会让我冲得很快,但很有可能闯错跑道,然后失事,所以我必须刹车。很难得自己的生命经历跨世纪,所以,在旧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决定什么都不做,不写字、不看电视报纸、不上网、不出国、不讲接电话、不看书、断食一天,在最历史性的24小时,只听音乐、喝水、思考新百年的人生任务。
  如果可能,我会去做一场催眠,我太想知道,我的前几世轮回到底是谁?是壮志未成身先死的战士?是爱好艺文不知人间疾苦的贵族?是被抛弃在雨中的孕妇?是在路边拉生意的面相算命师?是巫医?是庙里爱玩的小和尚?这些都曾出现在我梦境中的身份,我想知道背后有什么我遗忘的身世故事。我还想知道,我在前30年所认识的每一个人,他们以前分别是我的谁?为什么我和他们有这些联系、有这些因果?我有过什么错误来得及补救吗?
  我有过什么能量还有可能找得回来?我还有什么人生功课要修习?有什么该遗忘?我想事无巨细地画一张历世轮回的人生路径图,不再重蹈覆辙,不再三心二意,我清楚地面对未来世纪,就有迹可循,心无旁骛地走。
  果然还是强迫症,居然想一夕顿悟。
  借这个机会告诉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对上个世纪的我有什么成见,你可以选择永远避不见面,或是在下一个世纪彼此抛弃成见,重新来过。如果你对上个百年的我有话要说,请在2000年12月31日那天E…mail给我,我会保存所有的通讯记录,珍藏到我最后的百年世纪。
  我们新世纪见!
  

女作家的劳动周记
—2001年7月30日8月5日
  我很像樱桃小丸子,看什么都好奇,看什么都想学。所以我的生活被我的“中医梦”“博士梦”“作家梦”“画家梦”“广告梦”“特异功能梦”“教书梦”“环游世界梦”“电影梦”“修行得道梦”……排得满满的。算命先生说那是因为我没找到一个让我百分之百满意的男人,我永远都在欲求不满,所以才会这么激进大量地喂饱自己,我得了“志愿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