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大湘西英雄传 >

第15章

大湘西英雄传-第15章

小说: 大湘西英雄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疆所作所为已是*人怨,连老天都要收拾他似的。时朔风大作,义军借着风势向山上抛射火弹。待鄂辉赶到时,天星山山上早已大火通天。清军哀鸿遍野,死伤不计其数。幸亏鄂辉拼死相救击败围困的义军,福康安一命得以保全。乾隆对明亮及时出兵救援福康安大大赞赏,封赏明亮为都统加太子太保,鄂辉接任刘君辅为湖南提督。

  这一仗使清军元气大伤,福康安不得不退回鸭堡山。面对莽莽苍苍的武陵山,福康安情不自禁感慨着,“山有多高多陡多峭多险,人便有多强多壮多勇多健。”历经数百次战役,福康安从来没有像这么窝囊过,简直丢尽颜面。这苗人太厉害。他现在终明白了,以死之中求生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和副帅,其实我觉得苗满本是同宗。我们图腾吉祥物是狼,他们是狗。狼、狗都是犬类,只是性情不同。狼是以进攻,而狗却是守。或许正是这样,蒙古人满人能出皇帝,而苗人出不了皇帝。”

  “大帅说得极是。生活在十万大山群中的湘西人,他们一直过着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生活。但谁要打破他们这种宁静的生活,他们定会以死捍卫。”和琳接着又说:“大帅,外面冷,你身体不好,还是回营帐休息吧!”

  这只是极平常的话,可在福康安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人之将死,其心便善。“和副帅,这是我给皇上《苗疆善后章程》,告诉皇上善待苗人。苗满一体,是苗人之福,也是大清之福。一个如此爱自己民族和家园的民族一定是挚爱自己的国家。”

  “福大帅,你还是亲自交给皇上,你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不能这样轻易放弃,将士们还等着你带他们凯旋班师回朝,皇上还在紫禁城等着你回去。”和琳说着。

  “和副帅,各人身体各人知,我恐不能等到那天,那个吴八月比吴半天厉害数百倍,‘克期藏事’更加遥遥无期。”福康安说。

  “福大帅,我看不必如此悲观。吴八月自有他的克星,一切皆有定数。山里自有山里的规律,就像山里人上山割草一样,从来都是草捆草,不用绳子的。”傅鼐走过来说着。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些日子,多亏有吴陇登暗中支持。吴八月第二次困镇竿城,幸亏吴陇登放道使他能及时增援而转败为胜。能打败吴半天同样多亏吴陇登暗中支持。没有吴陇登韬光养晦,迟迟不发救援和一次又一次通风报信,使吴半天强战难胜,窜遁无门。总之,吴陇登是他福星,使他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不过他同样知道,用胡萝卜诱兔子,让它想吃又吃不到,它会乖乖跟着你,但久而久之它也会腻。他觉得是该给吴陇登一些甜头,让他彻底完全帮他做事。他马上令傅鼐送去四品顶戴,蟒段四匹,并许诺事成后另有赏。吴陇登的儿子、女婿个个是心花怒放,但这次吴陇登却闷闷不乐惘然若失……

  “爹,别犹豫了,我们别无选择,横顺都要挨一刀,不如豁出去了。蝼蚁偷生,何况人呢?”吴老观说着。

  “话不能这样说,八月侄对我们有恩。常言道,‘给牛一把草吃,牛还会犁田’。”吴陇登说着。

  他与吴八月是本家,自起事后,总是在一起。这种生与死,血与火织出的友谊是不同一般。他忘不了,第三次攻镇竿城时,当吴八月听说他受伤不顾一切挥动九十多斤重的大刀拼命救出他。他更忘不了,当年百户杨国安陷害他绑架辰沅靖兵备道员王家宪的十三姨太,幸亏是吴八月出手相助,查出事情真相使他免了一劫。他的命都是吴八月给的。现在他却要恩将仇报,置吴八月于死地,这叫他于心何忍。如果他不擒献吴八月,清大军就会把鸭堡寨夷为平地,化为灰烟。就算是清军攻不下鸭堡寨,但清军定会把他出卖吴半天的事捅出来,真是一朝失足千古恨。

  “爹,我们都被他那小恩小惠蒙蔽了。其实他是在利用我们,时时刻刻都防范我们。自起事来,我们为他东拼西杀,可他当上了苗王,就忘了咱们。现就连石贵银、石代葛这小字辈都被封为总统,石乜妹还封为超男大将军,而爹你却未升半格,还只是联谊都统搞联络这些杂事。最可恨的还是他竟然纵容他儿子与我抢女人,这夺妻之恨现不报而待何时”。他小儿吴老铁说道。

  “话怎能这样说。他对你爹不加以委重任主要是念其你爹年事己高,他还不当众宣称你爹为皇叔吗?说他纵容他儿子与你争女人,更是无稽之谈。何况石乜妹现在不就在你手上”?吴陇登说着。

  “爹,你还不知道,今清早在路途中石乜妹被一路义军救走了”。 吴老铁说道。

  原来清军诱捕吴半天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对义军大势屠杀。义军在清军与吴陇登大军前后夹攻全军覆灭,石乜妹也被捕了。留石乜妹活口是傅鼐的诡计,他要切底断吴陇登后路。常言道,“死无对证”。 如果吴陇登存心懒帐,凭他与吴八月的关系,吴八月绝对会相信是清军挑拨离间栽赃吴陇登。因此,他生擒石乜妹后就交还吴老铁押送,随后他又令一股清军侨扮为义军去截道而故意放走石乜妹。

  “爹,事已止此,由不得咱们了。咱们不取他八月的命,他八月和福康安都会要取咱们的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八月怨不得咱们,要怨就怨福康安和和琳,是他们一定要他命,我们也没有办法。”女婿麻老贵说着。

  “别吵了,让我好好想想。”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自私灵魂逐渐占上风。吴陇登许久终开言道:“八月贤侄,你不要怪老叔,老叔也是没有办法,我只有拿你的命换我们全家的命。”

  吴陇登一一向吴家列祖列宗神位牌磕头,许久才走出吴家祠堂。

  吴八月接到吴陇登派人送来的函书,决定亲自前往卧盘寨与吴陇登共商抗敌大事。石柳邓、石三保、吴庭礼、吴庭义等都警惕到吴陇登在军情危机时可能投降,怕苗王此去凶多吉少。但当时情况不明,也没有确凿证据,为了团结抗战,吴八月坚持独人前往。

  “苗王坚持要去,就带着一队人马去,以防万一。”石柳邓说。

  “石将军言之过滤,我和吴陇登本同族,是叔侄。自攻破乾州城以后,我们两人一直同心协力。攻打镇筸、打浦市,堵击鸭堡寨战,都是一起商量决定的。吴陇登的确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我谅他不会把我怎么样?如果带兵前去,倒会让吴陇登认为我不相信他,说不定他真的会倒起戈。我一定要阻制他叛离,鸭堡与乾州可谓是唇齿啊!”

  众将领一时想不出更多的理由说服吴八月,只好按着吴八月所说去做。吴庭礼从侧门走去马棚将大白骏马牵到大门前,叫了声“父王,你就去吧!”

  吴八月腰挂盘瓠刀跨上马鞍,抱拳和众将领告别,带着多年跟他上山赶猎的黑狗直奔卧盘寨去。

  吴八月哪里知道,吴陇登早已向福康安出卖了灵魂,等待他只有陷阱圈套。卧盘寨距鸭堡寨十余里,是吴陇登管辖的中心区域。吴八月刚进卧盘寨就人马一起跌进一个陷阱。原吴陇登提前赶到卧盘寨指使二个儿子、女婿及一部分清军,在约定开会的地方路上挖好陷阱,专待吴八月上钩。吴陇登把吴八月用棕绳子七捆八绑,送往清军大营。

  日头偏西,石乜妹赶来,说吴陇登叛变了。

  话刚落,跟着吴八月前去的黑狗跑回来,鼻子“呜呜”地发出一种悲痛声,摇着尾巴心急地围绕吴庭礼和吴庭义身边打转。吴庭礼、吴庭义的大眼睛里流出了悲愤的眼泪。 

  “走!去卧盘寨,看他吴陇登到底是人还是鬼!” 石柳邓愤怒说着。

  一语落,大家立即跨上战马,吹着牛角集合队伍向卧盘寨奔去。

  石柳邓、吴庭礼、吴庭义、石三保赶到卧盘寨口,全寨男女老小都伏首跪地不起。石柳邓感觉奇怪,“咯”地跳下马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的?”一位老者“呜——”地大哭了起来,弯起腰,拱手对石柳邓回话说:“我,我们的苗王,被吴陇登害了。”这“害”字一飞出口,全场嚎啕大哭。

  长号吹响了,冲锋鼓擂响了,苗义军怀着对苗王吴八月极其崇高的心情,怀着对吴陇登之流极端的仇恨,似狂飚怒潮,摧枯拉朽般向鸭堡寨冲去。

  “阿爹,有许多兄弟临阵倒戈,我们怎么办?”大儿吴老观说着。

  “你与你老弟快去清营搬救兵。”吴陇登说着。

  吴老观、吴老铁两弟兄领令跃上马,可刚出后寨门就被石乜妹开枪打死。吴陇登女婿麻老志见此便跃上马想出后寨去搬救兵,结果也被石乜妹开枪打死。

  福康安不愿看到吴陇登落得一个无家可归的丧家犬,这样对那些开始动摇想投降的人是多么的打击。他要让那些投降派看到,大清军是他们的保护伞,所以战斗一开始,他就派傅鼐率几千精兵去支援吴陇登。但令傅鼐极为难堪的是强大的清军也没能阻挡这股复仇的洪流,似乎是战斗力在一夜间也消失了。福康安怕吴八月被苗军营救去,便未经审讯就匆匆下令处死吴八月。

  吴陇登心惊肉跳潜回家。他家里还有八十岁老母,他不能抛下不管。忠义他已经丢了,就剩下孝了,他说什么不能再丢了,否则他就连禽兽不如。他已收拾好金银财宝准备带着老娘乔装沿着酉水、沅水经湖南,再经黔、滇逃到缅甸、印度等外国去。以前他做生意常走这条路,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走这条路经商,后人称“海上丝绸之路”。

  “娘,快点,他们快打进寨了,再不走就走不脱了。”吴陇登催促着。

  “娘,你怎么还不收拾,再慢就真的走不脱了。”吴陇登见母亲无动于衷说着。

  “娘都七老八十了,还能走到哪里去。”吴陇登的母亲此时想到的不是逃命而是吴八月,吴八月已是六十七岁的人,为苗家人的活路,不仅自己冲杀不息,而且还令自己几个儿子坚持与清军浴血奋战。她越这样想越觉得自己儿子不是人。她觉得应该替天行道除掉这个孽子,否则她死了无脸见到苗人先辈们。

  “登儿,你过来,娘有话要对你说。”

  说慢已快,吴陇登刚靠拢母亲,他母亲从床头巾下摸出剪刀捅入他胸膛。

  “娘,你好狠心”。吴陇登说着倒下。

  “登儿,不是为娘狠心,你干的事的确不是人干的,已是*人怨了。为娘今天不收拾你,天理难容。”吴陇登在母亲噙泪说中倒下,他母亲抱来一堆干柴,然后放火把自己和儿子一起烧死。

  吴半天是从十公主口里得知吴八月被诱捕和杀害的消息,十分悲愤,但他更忧虑是吴八月一死,人心会散。吴半天这种担忧并不无道理的,吴八月死是义军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尤其盘瓠刀落入朝廷手中。在苗人中就有些人思想开始动摇,起义大业要不要继续,反清战旗要不要高举,起义军谁来领导。幸亏石三保、石柳邓、石乜妹等首领即使推举吴庭礼继任“苗王”,以稳定人心。大家知道,“苗王”这个尊号,是一面战旗,它已极少含有功名权贵之意,更多是有凶祸险危之兆。同时,是苗疆起义政权的象征,它的存在给义军和苗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