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女人在上 >

第27章

女人在上-第27章

小说: 女人在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你就别管啦!我说,人不管干什么,关键是你要有自信心,要自己想信自己。

  咦,我看你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呢?刘云惊讶地看着我,你啥时候也学会了自信啦?

  人家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跟我这么多年了,就不兴我进进步啦,我半责怪半自豪地说,怎么老拿过去的眼光看我?放心吧,这次我保证让你生出个胖小子来。

  你凭什么就这么有把握?

  因为我这次有了充足的自信心,我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

  你要是以后干什么都这么自信就好了,刘云半信半疑地说。

  从打跑二叫驴那次事件之后,我便悟出了这么个道理,有些事,你怕也不行,有时,越怕反而越坏事。你如果真正什么都不怕了,事情反而就迎刃而解了。要不,俗话怎么说鬼怕恶人呢?

  回顾了一下从前,很多事我吃亏就吃在胆小怕事上。

  我妈骂我前怕狼后怕虎,地上有个大元宝也怕烫着手。这些话用在我身上,真是太形象太贴切了,事实上我还真是这么一种人。正因为这胆小怕事,才导致了我诸多的性格缺陷与人生失败。

  比如见个生人就脸红,说话总是先看别人的眼色,比如有事没事总爱耽于幻想,做事首先考虑到不成功,比如唯唯喏喏自卑心太重,总是瞧不起自己等等。所有这一切,我想都是胆小怕事的直接后果。

  一想这事就恨自己。

  高中毕业后,我便回到了村里,当时叫接受工农再教育。那时不像现在这样,高中毕业便直接参加高考。那时的大学生,都是从接受再教育后的工农兵中直接推荐选拔的,叫做工农兵大学生。

  到了第二年上,公社正好分给我们村一名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我妈找了几次村支书张二明,总算把名额争取了过来。到了填表时,我却犯了难,在社会关系一栏中,要填外婆家的情况。可是,我外祖父解放前是我们这里的保长,这可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是如实填写,还是隐瞒不填呢?我犹豫不决,我妈开始也拿不准。正如她所说的,如实填写这大学就没戏了,隐瞒不填呢,还可以碰一碰运气。

  干脆直接写病故,我妈咬了咬牙说,其它什么也别填。顿了顿她又自言自语地说,张二明他不会往外抖搂,其他人料他也没这个胆,上级那里,人家也不一定有这么仔细。对!能蒙混过关就蒙混过关,蒙混不过去再说蒙混不过去的话。

  她一脸已经蒙混过关的神情。当时,我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办了。

  填好后,往大队去送表的路上,我思想上开始了激烈的斗争。我想,这隐瞒不填,其本身便是没有接受好再教育的直接表现,这样的人,就是上了大学又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呢?再说了,万一上级调查出事实真相来,那罪过还能小了?

  但如果是如实填写,我妈知道了肯定会一顿臭骂,学校会不会录取,那也很悬乎了。但又一想,毛主席不是也这意思吗?出身没法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说不定,人家冲咱这诚实劲还会格外照顾呢。

  想到这里,我决定瞒着我妈偷偷填上。

  就这样,在外祖父一栏我又添上了一行曾经任国民党保长的字样。

  当时的心情,就像做了一件大公无私的好事一样,我想,我绝对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出来的好学生。但时间不长,这种信念便开始动摇了。

  我开始后悔了,因为在我的同学当中,有好几个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社会关系都大不如我的人,就因为人家没有如实填写,结果一个个名正言顺地上了大学。我则因为自己的愚蠢胆小,天真无知才与大学失之交臂。

  这作为人生的一个经验教训,实在太深刻了,对我来讲尤其惨痛。我也知道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决心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做一个大胆的人,做一个果断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所以,从此后我便强行逼迫着自己去改变自己,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大胆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无所惧怕的人……

  慢慢的,我感到自己底气足了,说话硬了,腰杆似乎挺直了不少,对什么事也好像无所畏惧了。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有了男子汉的风采,以至于刘云都感到有些招架不住了。有几次,她就曾钻到我的怀里兴奋地说,你用的什么邪招?这么大的劲,怎么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听了这话,咱心里真比吃了蜜糖还甜。

  所以吗,这次我对刘云这次能否生出个男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第七章7。6


  至于超生罚款这事,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思想上不是没有顾虑,但想一想父母期盼的心情,想一想周围的邻居们蔑视的目光,想一想我爹挨的那一脚,想一想晚年将要面临的严酷的社会现实,也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再说,超生的又不是我一个人,罚款的也大有人在,人家都不怕,都能挺过来,就唯独我害怕,就唯独我挺不过来吗?你不是想做一个无所畏惧的男子汉吗?这点小小的罚款都扛不住的话,你就拉倒去吧。

  这么着自我安慰,还真管用,虽然心里仍然有些发虚,但毕竟较能泰然自若了。

  刘云在怀孕前期,从外表上还看不出什么特征,随着时间地推移,腹中的胎儿越来越大,要想瞒住邻居们的眼睛便不太容易了。这也正是我们全家人最为担心的,因为上级一旦发现,便会强行让你去做人工流产,想拿罚款也不行了,这也就意味着前功尽弃了。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瞒住村上人的眼睛,这样便能民不告官不究了。

  纸里包不住火,肚皮也挡不住众人锐利的目光。尽管刘云足不出户,但怀孕的事还是让人知道了。

  这天上午,我爹喝完中药,我妈正陪着他闲聊。

  孟大夫的这些药还真管用,你看我这身体基本上就好了,我爹高兴地说,看来吃完这几付就不用再吃了。

  尽管快好了,你还是多吃几付,巩固巩固的好,我妈说。

  这时,就听到门外有敲门的声音,我妈打开了大门,一看,是村计生办李主任和另外两个不认识的女人。真是怕谁谁到。

  什么风把您这大主任给吹来了?我妈和李主任打哈哈说。

  老嫂子是个爽快人,咱就直人不说弯话,李主任说,听说你儿媳妇又怀上了第三胎,这可是违法的事,我陪公社的领导来落实落实。

  那都是胡诌,一点影子都没有,我妈说。

  不管胡诌不胡诌,要是情况属实呢,李主任表情严肃地说,咱们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你儿媳妇哪里去啦?一块进来的另一位胖点的女人也说,还是找她回来检查核实一下吧。

  昨天刚回的娘家,她妈那里有点急事,不用找,过两天就回来,我妈说。

  这么巧?我们不找她保准在家,我们一找她肯定就不在了,另一位瘦女人说。

  咋这么说话?不信你到她娘家去找好了,我妈很生气的声调说。

  我和刘云躲在屋子里,听着几个人唇枪舌剑地争论,吓得我俩彼此都能听到心跳,但一声都没敢吭。

  村计生办的李主任看这场面要闹僵,便缓和了一下语气说,老嫂子是个明白人,等你儿媳妇从娘家回来,咱们便到公社医院检查一下,怀不怀孕你也放心,我们也好给上级交差。

  就听那位瘦点的女人又忿忿地说,只要她不出来,我们会天天来。说完便很不满意地离开了我家。

  三人一走,我妈便赶紧栓牢了大门,好像生怕她们再回来一样。

  吓死我了,我妈捂着胸口回到了屋里说,任啥事我还从没这么怕过,这次真是怪了,心里扑腾扑腾乱跳。

  怕啥?怕也没用,人家不是说了吗?这时,我爹倒显得很能沉得住气,他很有主见的样子说,只要刘云在家,她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搞不好真会天天来。

  这可怎么办?我妈六神无主地说。

  这样的话,在家里躲根本不是办法,我爹不紧不慢地说,你躲得了初一,还能躲得了十五?

  那你倒拿个主意啊,我妈好像乱了方寸,急得她在原地乱转。

  要躲就躲得远远的,我爹顿了顿又说。

  我妈听了,接着脸上便布满了阴云,她沉思了一阵子说,要走你两个都得走,这又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怎么着也得等孩子生下来再回来。这一拖少说也得三个月五个月的。家里剩下俺这几口子,老的老,小的小,你爹的身体还没好利索,唉!这日子过的,说着我妈竟掉起眼泪来。

  往外跑这事,说白了也就是外逃,其实与流窜犯差不了哪里去。说起来容易,好像破尼龙袋子一背,里面几件简单的行李一装,真正要走了,还的确够麻烦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到哪里去。近处肯定不行,说不定哪一天便能给找回来,远处吧,外地又没有多少至亲好友,两个舅舅也都多年没来往过了。四处乱撞更不行,计划生育到处都抓得这么紧。想来想去,我们决定还是投靠远在省城的哥哥。

  尽管是亲哥哥,但由于嫂子是城里的媳妇,与我们家里这些人的关系并不密切,她们结婚十几年也只是回来过一两次。她与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还多少有点瞧不起农村人,再加上我母亲性格挺刚强,觉得你虽然是城里人,但毕竟是我儿媳妇,便老是以农村婆婆的身份自居,弄得我嫂子很是反感,所以平时便更少了来往。真要打谱投奔他们,这些因素都是需要提前考虑好的。

  还有要考虑的问题,便是我们走后,家里的一些问题该怎么办。比如,我还担任着村里的赤脚医生,如果陪着媳妇偷跑了,这差使也就意味着彻底砸了锅,即使下一步回来,村里也不会再让干了。还有,我爹的病情刚见起色,我们这一跑,可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给他老两口肯定也会惹出不少麻烦,病情万一再反复又该怎么办?另外,伶伶俐俐年龄都不大,扔给两个老人是否能照顾得过来,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依我的意见,先好好考虑考虑,等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当了,然后再走。

  别考虑那么多了,身子都掉到了井里,耳朵还能挂得住吗?我爹我妈都说,家里的事你就什么也别管了,要走你马上就走。

  于是,全家一致商议通过,趁天黑前坐最后路过的一班汽车,我和刘云逃往省城。

第七章7。7


  现在回想起来,为了能生一个儿子,费的那些心思,遭的那些白眼,像做贼一样的逃亡生活,真是不堪回首。那时候也真像犯了邪,就是一门心思生儿子,什么后果也不顾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事,我也不知道是否值。

  听我妈说,我们走后时间不长,我爹的病情便加重了。

  我妈上了年纪,还要照顾我扔下的两个孩子。给我爹跑前跑后煎汤熬药的事,多亏了嫁到外村的姐姐。

  从我爹病情加重开始,我姐姐姐夫二人便不分白天黑夜地轮流守候在床前。感动得我爹彻底改变了观念。

  还是闺女好啊,都看着儿子中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