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脑袋开花 >

第13章

脑袋开花-第13章

小说: 脑袋开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男人与你同名姓,
  专爱欺负女人逗玩耍。
  相貌身材都象你,
  生辰八字也一般。
  伙计呃,
  如今告诉你,
  赶快让两边。
  枫树寨的后生——
  多谢天呀多谢地,
  原来情伴在眼前。
  糯米糍粑早打好,
  送礼猪脚已标签。
  特地联手来迎娶,
  请你姑娘快进寨。
  吉利日子选好了,
  成亲喜日在眼前。
  伙计到呃,
  赶快吹芦笙,
  再把鞭炮燃。
  莫要办“呆然酒”,
  新娘进寨子请领先。
  哈!
  噫!
  我做新郎官。
  桐木寨的姑娘——
  伙计你莫空欢喜,
  好戏还在你后边。
  乱和姑娘来攀扯,
  惹的祸事不简单。
  你婆娘早等在前边,
  这袋麻纱理不完。
  我们受气不打紧,
  可怜你们受牵连。
  伙计噫,
  做事要放乖巧点,
  别等婆娘过来扯耳朵刮鼻尖。
  嘻!
  那就太难堪!
  枫树寨的后生——
  不打不相识,
  不问哪来的缘,
  姑娘既是多情女,
  请你进寨子玩一玩。
  有没有男人慢追究,
  有没有意思慢商谈。
  伙计嘞!
  放走姑娘太简单。
  桐木寨的姑娘——
  一条大路通天边,
  劝哥哥分手莫刁难。
  哥们情意重,
  水好意也甜。
  今朝寨子外面来相识,
  明朝一日来三遍。
  伙计噫!
  只怕走得勤快了,
  哥哥又讨嫌……
  “伙计”在歌里是帮衬腔调,情人的意思,男女双方通用。桐木寨的姑娘把歌唱到这份上了,枫树寨的后生赶紧拿开路障。迎亲的队伍与拦路的后生和姑娘们欢天喜地的进寨子去了。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新娘子出嫁时脚是不能挨着娘家的地皮,连门槛都不能碰,否则就是隔娘家的财。
  新郎得背新娘出门上花轿。
  新郎都是傻不拉几的,又没有么子弟兄,背新娘的活就落在公爹的背上了。
  刘富贵随着迎亲队伍去了桐木寨。
  刘富贵的小舅子当即找到他姐姐,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撞了亲不好,这头得提前两个时辰出门。做姐姐的觉得有蛮道理,就点头同意了。做姐姐的赶紧弄了一碗鸡蛋茶,让弟弟来喝。
  按理说,鸡蛋茶是给新郎喝的,又叫郎崽茶。新郎没有来,做父亲的只能代替儿子喝了,没有么子代替不了的。鸡蛋是的的刮刮的土鸡蛋,开了壳子一对儿下在沸腾的汤水里,滚几滚,颤悠悠地舀进碗里,再放一小勺蜂蜜,咬上一口,蛋白还是松松软软的,蛋黄还是生蛋黄,甜腻腻地流进嘴里,也不失天然的蛋香味。那意思是亲热,幸福而甜蜜,要生的。
  做姐姐的把鸡蛋茶端上来,做弟弟的替傻瓜儿子喝得唏哩哗啦的,有声有色。

第七章 扁担亲(4)
这时,刘翠花穿着领口和袖口都镶着花边儿的便衣,腰上系着黑白印花的围腰,脚穿绣花布鞋,坐在床头,对着小窗口发呆。
  这个小窗口是属于她的。
  属于她的小窗口将随着她的离开而永远关闭了。
  舅舅推门进来的时候,亲切地喊了声:“翠花。”
  要是往日,刘翠花早就跳起来了,喊一声“舅舅”,然后小鸟一样飞进舅舅的怀里。还小的时候,刘翠花远远看见舅舅,就会大呼小叫地跑上去了,每一次,舅舅都会从便衣口袋里掏出一两粒糖果,因此,她每天都在盼着舅舅能来。
  然而今天,她没有动,也没有喜悦。
  自从晓得两家要搞扁担亲,她就不想舅舅再来。舅舅过来无非是商议操办婚事。她私下里求舅舅取消这门亲事,但舅舅没有同意。
  舅舅说:“女孩子嫁男人还不是为了穿衣吃饭哪。你给舅舅做儿媳妇,舅舅保证你吃饱穿暖,么子活路都不要你做……”
  可刘翠花觉得,自己嫁人并不是为了吃穿,而是为了和心爱的男人一起生活,再苦再累,口喝凉水心也是甜的。跟一个傻瓜过日子,吃饱穿暖也没么子意思。
  想到表弟,刘翠花就恶心。
  舅舅替刘翠花盖上红头布,然后蹲在床边上。
  刘翠花趴到舅舅的背上,一声不吭。
  这两个月该说的话刘翠花都说尽了,没有用,她只能沉默。
  寨子里别的闺女出嫁时都哭得跟泪人似的,然而刘翠花的眼里一滴泪水也没有。
  她的泪水早就流干了。
  舅舅背着她从三楼下来的时候,母亲在二楼上哭得天昏地暗,衣襟衣袖全湿透了,准能拧出半碗水来。
  铜锣花轿催女走,
  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
  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闺女去了娘难留,
  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
  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母亲死死抱着舅舅的腿不放手,舍不得女儿离开,感动得寨子里的婆娘子眼泪水直流,纷纷劝她放手。
  黄鼠狼的眼泪水儿。刘翠花在红头布下暗自发笑。
  如果今天嫁的不是表弟,而是自己的心上人,刘翠花的眼泪水肯定比别的姑娘都多。她不但会哭,而且还会唱几支让人听了也会伤心落泪的哭嫁歌。姑娘出嫁那天要哭是一种风俗,哭声越响,泪水越多,说明母女的感情越深,女儿越孝顺。姑娘出门时用歌声诉说娘老子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舍不得离开娘老子。每每此时,寨子里的三姑六婶八婆就会出来用歌声宽慰她们。
  刘翠花没有哭,不但没有哭,而且出门槛时,还故意伸出右脚在门框上轻轻地刮了一下。
  进寨子要拦路,出寨子也要拦路,表示对客人的挽留。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的男女青年彼此都认识了,于是故意唱出一些内容与自然现象相反、情趣诙谐的歌词来逗趣。同时,也借此考察对方应付这种内容反常歌词的能力。这时的“拦路”,实际上是送客的礼节。枫树寨的姑娘们在风雨桥头拦住桐木寨的后生首先唱开了——
  哥哥急着要离开,
  这是为哪样?
  哥哥急着要回家,
  这是为哪行?
  难道你的婆娘白天换衣服,
  要你点灯去照亮?
  难道你的婆娘踏着石碓在舂米,
  等你回家去簸糠?
  难道圈里的肥猪,
  等你回去戴帽子?
  难道坝头的鲤鱼,
  等你回去穿衣裳?
  伙计呃,
  若不是为了这些事,
  哥哥急着回去为了哪一桩?
  桐木寨的后生们听了枫树寨的姑娘们离奇的发问后,立刻明白她们的意思了,也以逗趣的歌词答道——
  我们急着要回村,
  为的是赶回寨子去抢收成。
  十月栽的早稻还未打,
  九月还要种苕棒,
  八月种的南瓜还未搭架子,
  七月种的黄瓜不知牵不牵藤?
  一大堆事情等我们做,
  再不回去就会误阳春!
  伙计呃,
  误了阳春会遭别人骂懒汉,
  害得我们一辈子要打单身。
  没有比打单身更重要的事情了,枫树寨的姑娘们纷纷让出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寨子的青年男女通过拦路对歌,有的则由一般的相识到彼此之间的了解,以便于今后的进一步交往,把情歌唱到姑娘的小窗口里去。
  花轿回到桐木寨的地界后,他们也不急着进寨子,而是在离寨子里把路的一个湾子里停下来。
  刘翠花的嫁妆不多,就一个柜子,一个烤火桶,一个马桶和三个澡盆,全放在湾子里。
  他们要在这里等枫树寨的人出来。
  刘翠花的舅舅笑呵呵地说:“我就不相信那两头蛮牛抬着一个人还能从轿子顶上过去。”
  所有的人都笑了,议论纷纷。
  他们的话题都是枫树寨的人如何抬着花轿和嫁妆,如何小心翼翼地从路边过去。
  有人担心说:“这么窄的路,他们的花轿会不会滚到下边的刺蓬里头去呢?”
  有人应声说:“滚下去最好,让刺蓬里的刺挂住那两头蛮牛裤裆里的家伙。”
  有人开玩笑:“要是刺蓬里的刺挂坏了新娘子的行头怎么办?”
  有人笑开了:“新娘子的行头那么小,哪里挂得住!”
  有人跟着起哄:“挂不住?当年你婆娘还不是让你裤裆头的那根刺给挂住了。”
  有人压低声音:“葱花这么水嫩的姑娘,就怕那个哈卵的东西不管用。”
  又有人笑开了:“哈卵?是男人还不都一样,稀里糊涂地进去了!”
  玩笑开到自家闺女的身上,刘翠花的舅舅那张老脸再也挂不住了,他把脸一拉,说:“大家别瞎扯蛋了,你们给我精神点,等下他们来了,你们给我招呼点,东西摔了不打紧,别让人摔下去了。”
  “尽管放心好了,你家闺女不会摔的,有刺我帮她垫着。”
  “最好是马桶盖子滚下去了,让他们到刺蓬里找马桶盖。”
  “嘻嘻……”
  “哈哈……”
  两三个时辰过去了,刘翠花的舅舅也不着急,他认定枫树寨的人迟早会出来的,他们就这样熬下去,不停地调侃。
  日头在众人的调侃声中越过头顶,渐渐西坠。
  夜幕降临。
  枫树寨的人还没有来,刘翠花的舅舅就急了,叫人回寨子里打探消息。大约一袋烟的工夫,打探消息的人急匆匆回来了,咬着他的耳朵嘀咕了几句。
  刘翠花的舅舅的老脸都气歪了:“妈的刘富贵,老子跟你没完!”
  然后跺脚吼道:“走!咱们回寨子!”
  花轿抬起来了。
  短号、唢呐和芦笙在薄薄的夜色中响成一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压床(1)
“姑……舅舅。”
  葱花以前喊刘富贵姑爷,现突然改口喊舅舅了,有点不习惯。
  天大地大,舅舅最大。侗家有姑表亲的习俗,所以姑娘称自己男人的父亲为舅舅,即使不是姑表亲成亲的,也尊称为舅舅。
  娘啊,我要走了,
  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经鬓发野花艳,
  何时额头起了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
  娘为女儿熬白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我的娘呃,
  衔泥何时得回头?
  ……
  从二楼下来,葱花在刘富贵的背上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葱花是巳时出的门。枫树寨的人抬着花轿和嫁妆往山上走。桐木寨的人都给弄糊涂了,以为他们酒喝多了,花了眼睛。上山还得下山,起码要多走四五里路。有好心人在寨子边喊:“亲家,你们走错路了,那里远得很哪。”
  刘富贵应声说:“亲家,没错,没错,我们就走这条道哩。”
  其实这次绕道而行,完全是刘半仙的主意。
  刘半仙原名刘富裕。
  刘富裕小时候聪明颖慧,记忆过人,十岁就能写出漂亮的八股文章,寨子里的人都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光绪二十四年,年仅十二岁的刘富裕到沅州郡应试,金榜题名,取得博士弟子员。父亲是个手艺人,靠给人家做家具养家糊口。刘富裕考中博士弟子员,父亲到桉树寨里给人做家具,回家途中遇到土匪杀人越货,死在加溪坳上。因此,刘富裕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读书人都有好逸恶劳的毛病,刘富裕成了枫树寨游手好闲之人。他长得一表人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