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侦探电子书 > 海盗王宝藏 >

第10章

海盗王宝藏-第10章

小说: 海盗王宝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只有一把小木椅,看样子并无移动迹象。书架分四组,同高不同层:二层放置了瓷器和老式钟摆等器具,其余全都是书,线装古籍约占三分之一。然而从整个现场看来,书架没有被移动或触碰的迹象。萧邦便将目光重点锁定在书桌上。

书桌是老式的黑漆木桌,桌面已有些斑驳,其上置一砚台,一笔架,一副眼镜,一把放大镜。笔架上架着一支笔管黝黑的狼毫,砚台里仍有墨,不过已很浅,显然教授是在上半夜倒了墨汁,现已快干了。桌上最醒目的就是一张淡黄色的宣纸了。其上是教授笔力遒劲的繁体楷书: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没有落款。教授写完后大概觉得很满意,便盖了自己的名章。

萧邦默记这首古诗,然后再看教授死前的形态。'TXT小说下载:。。'

教授斜坐在椅子里,浓血结在他胸前的灰毛衣上,黑乎乎一片。他半张着嘴,双眼睁着,死灰的眼珠里似乎透出惊疑与不信;他左手牢牢地扶定转椅的扶手,似乎想站起来,但没有成功;他的右手五指曲张,手心向上,似乎临死前手里紧扣着一个东西,但还是被强行取走了一样。

其余并无异常。

萧邦仔细看了看窗子,并无被撬动的痕迹。

他又仔细看了看书房的门,亦无损伤痕迹。

于是他出了门,绕过屋子,来到书房外的甬道,仔细查看地面。晨光里,地面比较干净,亦无异样;他抬头看墙,墙面离地约一米高的地方,有一个模糊的脚印。

萧邦立即重视起来,再往墙头看去。墙头的一块砖似被撞掉一角,撞损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萧邦又蹲身下视,果见墙根处有一些碎裂的粉末,正是砖头撞损后掉下来的。由于没有下过雨,这些细微的痕迹比较好找。

萧邦皱了一下眉头,看来凶手是在作案后跳墙逃走的。

他先请跟过来的摄影师拍摄了脚印和墙头砖的损伤情况,然后再伸手比划那脚印。脚印很浅,短而肥大,鞋底为“人”字形纹。从印迹前后均匀来看,凶手穿的是平底运动鞋。

这时那名组织此次现场调查的警官来到萧邦身边,轻声问:“萧先生,你认为此案有什么怪异之处吗?”

萧邦摇摇头:“目前还不能判断。不过从现场来看,凶手显然是经验丰富,所留下的迹象,目前来看对破案并无多大的帮助。笔录做完了吗?”

“正在问。”警官说,“我们一会儿就撤离现场了,有什么情况,再联系吧。”

萧邦点点头,将手套摘下,还给一名警员,没再说话。

半个时小后,警察们撤离现场。随后赶来的法医带走了教授的尸体。

林一姝和柳女士坐在厅中。二人均脸色发白,表情惶然。

萧邦自己找把椅子坐下,将目光投向正擦鼻涕的柳静茹女士,小声问:“柳女士,你将如何处理费教授的后事?”

柳静茹一边流泪一边说:“我是外人,怎么处理?不过,我已经打电话通知了费教授的外甥阮凌霄先生。他在上海,今天下午就能到北京……”

“费教授还有别的亲人吗?”萧邦问。

“据我所知,没有了。”柳女士摇摇头,“教授生前曾经对我说过,如果出了什么事,就让我找阮先生。”

萧邦点点头,转头问林一姝:“一姝,你呢?”

“我?”一姝一脸茫然,“刚才警察做笔录时,让我这段时间留在北京配合调查……这,这真是太意外了。”

“我们三个,都应该随叫随到。”萧邦无奈地摇摇头,“我们是教授生命中最后见到的人,警方怀疑我们也在情理之中。放心吧,真相会很快查出来的,我们就按警方的要求,随时等待传唤吧。现在,我想去单位报个到。一姝,你是留在这里还是跟我出去走走?”

“我跟你出去转转吧。”一姝站起来,弯下身子将自己的脸在柳女士的脸上贴了一下,“柳姐姐,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柳静茹木然点头。

萧邦带着一姝出了费家,来到街口。正有一家永和豆浆餐厅热闹营业,萧林二人进去,要了早餐,可谁都没心情吃。

吃早餐的人很多,人声鼎沸。萧邦并没有着急问一姝教授突然死亡的情况,只是催她喝豆浆,吃包子。

一姝懒懒地吃了几口,眼神里以前那种青春活力已荡然无存。萧邦结了账,看了看表,对一姝说:“北京城里,除了费教授家,你还有什么熟人?”

“没有。”一姝摇摇头,“以前在大学里有几个比较好的朋友,其它省市的多,其余的都是国外的。”

“那你到哪里去?”萧邦问。

“我不知道。”一姝六神无主。突然,她抬头直直地看着萧邦,“萧大哥,你知道花旗银行在哪里?”

“在建国门的光华长安大厦。”萧邦说,“怎么,你有事?”

“我想请你陪我去一趟,行吗?”她恳求道。

“行。”萧邦看看表,“不过,我今天上午要到单位去,咱们快点儿。”

一姝随着萧邦到了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在贵宾室坐定后,一姝对一名女业务经理说:“我想请你将一笔钱马上转出来,行吗?”

业务经理给了一姝一张单子,微笑着说:“可以。请填写好后我们就办。”

一姝在单子上写了一百万人民币的数字,扭头问萧邦:“萧大哥,你的开户行是哪家?账号是多少?”

萧邦一愣:“你要给我钱?”本来他认为一姝是来取钱留用的。

“对。”一姝说,“先付钱,再签协议。”

“你……你上次说的,是真的?”萧邦没想到这丫头说干就干。

“当然是真的。”一姝说,“不过我加钱了,定金就是一百万,一年后再付你一百万。萧大哥,你看行吗?”

萧邦摊了摊手,一把抓过一姝手里的单子,揉成团捏在手心。“你先别急嘛,这事回头再说。”他拉了一把一姝,站起来,对业务经理说:“对不起,我们没商量好。过会儿再来。”说着,也不管一姝同不同意,把她拉出了贵宾室。

在电梯里,一姝差点哭了:“看来还是请不动你……”

“你为什么一定要请我?”萧邦不解。

“你家在哪儿?”一姝答非所问,“我要到你家去。我有事要告诉你。”

“好吧。”萧邦点头。

第十二章 君子之约

萧邦回到家里。

家里没人,丈母娘送豆豆上学去了。一般情况下,老太太送外孙女上学后,会回到家中做点儿事,然后再接豆豆回萧邦家。

“欢迎来自美国的尊贵客人光临寒舍。”萧邦请一姝进了显得有些狭小的客厅,忙着去厨房沏茶。

一姝微微一笑,有些忸怩地说:“可以用下洗手间吗?”

“当然。”说完萧邦便去洗苹果。

一会儿,一姝回到客厅,一抬头就看见了萧邦张贴在墙上的巨幅照片。照片上萧邦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牵手站立,一脸幸福。

“这是你家千金?”一姝问。

“正是。”萧邦呵呵一乐,“她叫豆豆,今年八岁了。”

“照片上怎么没见你夫人?”一姝问。

“呃……这个,”萧邦支吾着,“她,不爱照相。”

“离婚了,你就直说吧。”一姝这时恢复了原有的鲜活,咯咯一笑。

“你怎么知道的?”萧邦有些诧异。

“这还不简单?”一姝说,“别忘了,一般情况下,有女士的家庭,卫生间少不了化妆品。可你们家的卫生间,干净得就像刚被打劫过一样。”

“对,算你鬼精灵。”萧邦挠了挠头,“豆豆的妈妈……她把我踹了,嘿……我不会做一个好丈夫……”

“这事在美国,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难为情的?”一姝笑道,“豆豆长得还真像你,特别是鼻子和眼睛。嘴呢,可能像她妈妈,性感,好漂亮!”

大凡有人夸赞孩子,做父亲的都会很高兴。萧邦没有说谢谢,只是满足地微笑。然后,他找了把小刀,准备给一姝削苹果。

一姝一把夺过,便张嘴咬了起来,边吃边说:“苹果不用削,才有营养。萧大哥,你能将我带到你家中来,说明你信任我。咱们就开门见山吧——我的建议,你考虑吗?”

“钱,谁不喜欢?”萧邦一笑,“可是我毕竟还有工作,细水可以长流嘛。这样吧,你先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我看我能不能胜任。”

“费教授死了,你不认为很奇怪吗?”一姝脸色又变白了,“说真的,如果我不来中国,费教授就不会死。都是我带来的灾祸啊……唉,这件事,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

“别着急,慢慢说。”萧邦搬把椅子坐在她对面,“你认为教授的死与你有关?”

“关系重大。”一姝叹了口气,却转过话题说,“说真的,自从昨天下午我送你出门时,我就想跟你说,但我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又不能确定你到底值不值得绝对信任。这事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觉得可以信任你。”

“信任我?”萧邦不解,“可是我们认识时间不长啊。”

“萧大哥,你不觉得咱们的相识有些奇怪吗?”一姝闪动着眸子,直视萧邦,“也许从你的角度看,并不觉得奇怪,而我就非常奇怪。我一来到中国,就在我师父那里碰到你,然后你又建议我们一同回京,然后又要我联系采访费教授,而且采访的话题是明代海盗和宝藏。这些事看似没有关系,可一旦联系起来,就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

“什么结论?”萧邦仍然微笑着。

“多数巧合的事情,都有故意安排的嫌疑。”一姝说。

萧邦居然没有否认,而是说:“我为何要故意安排呢?”

“因为林道乾宝藏。”一姝说,“显然,你也是要追查这笔宝藏的下落,因此才设法与我接近。”

“如果是这样,你为何还会相信我?”萧邦没有惊讶,而是反问。

“因为你看我的眼神。”一姝认真地说,“你与我对视过多次,你眼神里虽然藏着忧郁,但燃烧着正义和激情。一个细心的女人,能够从男人看她的眼神里读出无数的信息。你看我的眼神,没有任何欲望,那么,你接近我,完全排除了色欲的可能。但这种眼神中,却又有一种想保护我的潜意识,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关心我。这两点结合起来,我就得出一个结论:你知道我就是林道乾的后人,我身上可能有这笔宝藏的重要线索,所以你要设法接近我。”

“嗯,”萧邦点点头,“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一点的?”

“在你采访费教授的过程中。”一姝说,“说真的,你根本就没有受过新闻采访的专业训练,这点教授当然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没有点破。那么,你究竟是什么人呢?我在今天早晨才断定,你一定是警方的人。”

“哦?”萧邦仍然面不更色,“何以见得?”

“至少有三点,”一姝说,“第一,你不是记者,却通过记者的身份来采访费教授,那么这种冒充只有警察最容易做到。第二,今天早上教授死亡时我打电话给你,你迅速赶来,而且在警方将我们带到别的屋里做笔录的时候,你迅速进入了现场,而据我所知,只有警方人员或者刑侦专家才可以进入案发现场。第三,教授离奇被杀,你、我和柳女士,都值得怀疑,警方为什么会让我们三个人自由活动?分明是要让你择机了解笔录之外的隐情。而你将我约出来吃早点,其实就是要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