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情剑江山 >

第130章

情剑江山-第130章

小说: 情剑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宁看她二人一双背影甚是赏心悦目,默笑着,衣痴袁采衣却上来,她不同他人尊称袁宁皇后,笑嘻嘻上前拉了袁宁的袖子道:“衣魂小娘子,你可想死我了。”

袁宁扑哧一笑道:“衣痴大人,你怎想我了?”

“衣魂啊,你知道不,自从你走后,我啊想着你的样子,不知做了多少衣裳,却不能拿去给你穿,那可叫一个心痒难耐啊。今日能再见你,我心里那个美呀。”说着,她竟笑得合不拢嘴。

她在笑中又道:“衣魂啊,我告诉你,我离家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可那些衣裳我一箱子也没少,都搬来了。以后啊,就全给你穿了。”

“衣痴大人,你知道吗?你的雀衣如今又有人能穿了呢。”

“什么?谁?”衣痴急急问,一双眼瞪的好大。

“是我那小妹妹,日后定然让你见见她穿的样子。”

“好好!衣魂呐,我以后就跟着你了,专门做衣裳,绝不收你一分钱。我这些年都后悔死当初没跟着你走了,你可千万别撇开我,要答应我啊。我这把年纪了,就这么一个心愿,你怎得也得满足我,不能看着我含恨而终吧。”

袁宁听她又开始痴人痴语,忍不住笑了,加上这几日的欢喜,这一笑开怀无限,却听外面一阵拍手叫好声。

她们在欢乐中移步出去,院中墨砚拉着弓,靶上一箭正中靶心,拍手夸奖的正是袁怡杰。却听墨砚把弓让给袁怡杰:“袁公子,你一直在军中,想来骑射是上好的,也让我们开开眼界吧。”

袁怡杰弯唇一笑,眼睛亮亮的注视着墨砚:“那我就不客气了哦。”

袁宁看他左手持弓,右手一使力,弓弦便如满月,哧的一声清响,箭已射出。那一箭把墨砚先前一箭的箭杆分作两半,两个箭簇却是叠在一起。袁宁不由鼓掌叫好,过去拉了一下墨砚衣袖道:“我的女巾帼,他这下把你比下去了哦。”

墨砚一歪头轻轻哼了一声,袁怡杰却对着墨砚拱手道:“我这点雕虫小计,怎比墨砚姑娘在沙场上擒贼威风,日后还要墨砚姑娘多多指教……”

袁宁忍笑凑在墨砚耳畔道:“喲,瞧,你也有马屁精了。”

过关报喜终回京都

大年初十,天尚未明,袁宁在侯重茂床头,这些天他手指眼睑偶有轻动,却尚未真正清醒过来,幻真子说他处于毒清后的嗜睡阶段。她一手捏着他手,一手在他脸上轻轻摩挲:“阿茂,我就要走了,本来我想亲自看着你康复,可是时局让我得尽早回去,那些属于你的东西,只要我有法子可想,就一定要争来给你。我拿着玉符去找父皇,让他派人来接你。你好好等我,醒来的时侯也不要着急,养好身体,我写了许多信让墨砚到时慢慢读给你听,就当是我在身边。你放心,为了你,我一定会平安的,你就等我来接你。”

她俯□,在他光洁的额上,轻轻印了一个吻,他的眼睫簇簇闪动,她俯首注视着低语:“阿茂,等我。”

她忽然僵住,一眨也不敢眨,他的双眸睁开了,在灯光下,黑眸明亮,他的唇动两下,那声音很低很低,却比千军万马更有力,深深震动了她的心,她听得很清楚,他说的是——等我!

“阿茂。”她柔柔叫唤着,生怕惊着他,她看见他注视着自己,然后静静露出一个微笑。

她全身颤抖着,没有察觉眼泪已经落下来,她握着他的手,在他指尖吻着,他就那样注视着她,重复一句:“等我。”

她颤抖着对他点头,和泪而笑,他嘴角含笑又沉入睡梦中。

“墨砚,墨砚!”她喊着,对着闻声进来的她流泪笑道:“阿茂刚醒了,他对我说——要我等他。”

“真的?”墨砚惊喜看着她对自己不住点头。

“墨砚,我走后,他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

她信任地点头,抬首间发现袁希荣走了进来,她起身:“爹,阿茂刚才醒来了,和我说话了。”

袁希荣念了一声佛,见她缓缓走了过来,在自己咫尺前停住,偎依下来,脸贴着自己的袍角,她说:“爹,我要走了。不知这里以后会发生什么,墨砚是个女儿家,你帮我照顾阿茂,好吗?”

她抬起头,渴求看着他。袁希荣弯腰扶起她道:“我答应你。”

她转首看着袁希荣和墨砚二人,点头含笑:“那我就放心了。”

“娘娘,幻真子请。”羽翔进来报。

袁宁点点头,看着侯重茂微笑:“阿茂,放心,我等你。”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幻真子在等着给她易容,他的技巧比韩朱颜不知又高出多少,一番装扮之后她竟与袁怡杰完全一模一样,连声音也一般无二,甚至她还有了假作的喉结,袁盼安一家盯着她瞧了许久,也没看出一丝破绽来。

易装后开她始和众人辞别,又嘱咐了羽翔。最后她走到吴歆面前,他静静注视着她,什么话也没说,他看着她一双明眸注视着自己,须臾长长的睫毛垂下来,他瞧她躬身对自己郑重行了一礼,轻轻道:“六王爷,谢谢你。”

他摇摇头,语调怅然如叹息:“不用了。”

他见她的双手缓缓探向怀中,掏出一个锦盒,缓缓递给自己道:“王爷大恩,此生无以回报。日后若有难处尽管相告,我定竭力相助。这便是我承诺的证物,请王爷收下。”

吴歆望着那双灿然如星的眸子,满是真诚,他心底泛上一层酸涩,缓缓伸手接了过来。他看着她微笑转身,望着手中的匣子,嘴角泛起涩涩的笑,终究没有送出去,冥冥中竟注定如此,这红玉臂环终究还是跟着自己,她终究还是去了晋国,她终究是他的皇后。

晨风吹起,旌旗飘动,乌压压人群起身,袁宁上马跟在袁盼安身后,和幻真子一起回首,对留在山村里的人挥手告别。朝阳升了起来,照耀的一片光明。

袁盼安留了一万人在山村,和吴歆与御卫队留守,亲率五万兵力,和幻真子袁宁一起奔赴晋国,前往晋军和敌军激战处。

闻喜城城高墙厚,素有天险之称,侯重绪退守在此,援兵经营,陈狄联军久啃不下,正月刚过,联军又发起强烈攻势,晋军奋起反击。守城血战已有五天,双方死伤均极惨重,很远都能闻见硝烟血腥气。

袁宁遥望那边城头,狼烟遍地、羽箭蝗飞、城内城外杀声震天动地,地上是潮水般的人,数百架云梯上联军一波波蚂蚁般爬向城头,檑木滚石火油纷纷而下,发出巨大响声,与杀喊声哀嚎声混成一片。

城墙的雉堞间,侯重绪亲自披挂上阵,左削右斩,一把利剑已被血裹得暗红,他在砍杀中呼喝激烈士气,周围人皆出力死战。

袁宁凝目遥望,看侯重绪在城头杀敌奋勇,心中低想:不管怎样,他守城杀敌却是奋力的。

侯重绪在那墙头,看城下尸体渐高,云梯上涌上来的敌军却继往不断,手上身上原已疲惫不堪,这一场仗也不知要打到何时。

蓦地里忽听金鼓齐鸣,城下敌军后翼忽又冒出一股人马来,服色迥异,侯重绪正讶然间,只当敌军又加援手,只听战鼓咚咚作响,又冒出几股各色人马来,远远看去却是红黄白黑青五色。那五色人马分成五向疾驰,竟把敌军搅裂开。

哪来的援军?侯重绪正愕然,却听旁边有人喊:“看旗子,是巴国,是巴国的!”

城下那五色人马弯来绕去,阴阳反复,阵法连转数次,底下敌军虽人数众多,却被缭绕进去。

“机不可失,开城迎敌,有援军,合击合击!”旁边有人喊得声嘶力竭。

侯重绪扭头瞧了魏嘉国一眼,听见战鼓雷鸣,犹豫不决,却听身边副帅道:“殿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副帅是他平关之战后更换的亲信,他终于一挥手命开城迎敌。城外敌军攻城正急,忽见晋军开城杀出,惊惑中招架不住,往后回顾,后翼又被袁盼安人马的五行八卦阵法隔断,无援上前,顿时军心自乱,溃不成军,纷纷而逃。

郝必图一见势头不妙,一提马缰,只叫狄军回撤。崔长风看郝必图率先逃跑了,兵败如山倒,一时间他哪能收拾,直叫亲兵垫后,快马加鞭纵骑急驰。顿时联军丢盔弃甲掉头而逃,相互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晋军乘胜直追,一路上上只见联军抛旗投枪,退势不止,这才凯旋而回。

这一仗是晋国战乱以来最大的胜利。侯重绪喜不自胜,边让人点平安火,边命人在城内悬灯结彩,大摆祝捷盛宴,他心中欢喜远非常人可比,眉飞色舞的他想,这一仗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敌军从此受了重创,自己在乱世之中扭转乾坤,功劳当属第一!镇北王无法比拟,太上皇身患寒疾终不便再复帝位,这捷报一递回京师,再有自己的势力振臂一呼,何人敢阻?帝位非自己莫属。

侯重绪在逸兴横飞中,听袁盼安说来投靠自己,再瞧幻真子坐在席上,心中欢喜地大叫天助我也,他想早就听闻幻真子当年曾在父母急难之时出现,而今又在这时间来助自己,他瞬间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他在得意间,便问幻真子自己前程如何,幻真子瞧着欢喜的他,再瞧默然坐在下首的魏嘉国,只说:“殿下原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龙子凤孙,如今又得真龙队长卫护,自然心愿必成。”

侯重绪一听开怀不已,看着魏嘉国甚是舒心,自魏嘉国潜回来,自己虽许他自由,却是让他寸步不离,连他带来的那几十个侍卫,皆是让自己军中亲信时刻看管,让他们跟随自己在军中作战,却不许他们传出一丝音讯去。他们虽被自己软禁,在外面看来自己却是大度容人,一心抗敌。

他再瞧见袁盼安父子更是开心,他想:如今茂弟的侍卫长是我的了,再瞧你那岳父小舅竟然来投靠我,真是天意造化啊,那女人从陈国来后,自要面子名声,这几年却不肯与亲身父兄相认,没想到如今却归我囊下,还助我大胜此战,为我登基推波助澜,他越想越乐,简直觉得自己是真龙在世,全身沸腾的要飞了起来,端起酒杯,对着袁盼安父子连连直饮。

袁盼安对他一番赞誉之后又说:“末将这次率五万兵卒来投晋,只因末将是巴国人,如今又时事多变,末将觉得还是要去京都与太上皇表明诚意才好,若不去京请表,就怕有人以此烁伤殿下。”

侯重绪听到这,思忖道,他说得没错,若是有人以此为借口,说我无视上皇,暗自招收人马,岂不误我大事?只是这袁盼安却是袁宁之父,这侯重茂中了剧毒想是死了,可她却不知所踪,也不知袁盼安可遇见过她,不知其中有没有诈,让他去见太上皇心中总有点不安。

他想着就瞧着眉目有些类似袁宁的“袁怡杰”,突想:有了,我何不把这老的扣在这,让这小的去京向太上皇表明归顺诚意,有他老子在手,他焉能不忌惮?就是袁宁真在外面有诈,父亲在自己手上,她也投鼠忌器。这样既不损自己,又给足他们面子,岂不两全其美?

侯重绪笑道:“袁将军祝我大捷,小王自是铭恩感德,只是日后乘胜追击消灭敌军,还要将军率这五万人马相助。小王打算让令郎去京中向父皇献捷表诚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袁盼安正要接话,“袁怡杰”起身道:“殿下说的极是,小将愿意前往京都报捷,为父奔波已尽孝道,何况父亲原是亲兵主帅,原不便离军,殿下考虑得甚是周全。”

侯重绪听此答应,心中大喜,连连说好。袁盼安心想正是要袁宁去京见太上皇才是正理,何况自己亲控五万亲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