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一刀斩落红尘 >

第156章

一刀斩落红尘-第156章

小说: 一刀斩落红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濙哈哈一笑,神情终于完全恢复了过来,笑问道:“不知道你还有喝酒的雅兴吗?”



    邓霖刚想点头,脸色却是微微一变,因为他又听到了那阿福的脚步声。眼光转向拐角处,果然不一会儿,阿福再次出现了。



    这次阿福却没有像之前离开时的忐忑不安,看得出胡濙平时调教的很有成效。胡濙早就恢复了先前的神情,依然微笑的看着阿福。只有邓霖在一旁看得清楚,此刻胡濙的笑容至少不像之前的那样自然了。



    阿福的手上却是空的,当他看到胡濙微笑的脸庞时,似乎也暗暗出了一口气,然后轻声禀告道:“主人,刑部尚书吴季伯在门外,说来为主人拜寿。”说完后顿了一顿后,又补了一句:“但是他似乎没有带礼物来,双手是空着的。”显然阿福刚才受到的惊吓也不轻。



    邓霖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李家的人毕竟还是来了,该来的都来吧,正好可以见机行事。岭南李家究竟是敌是友,始终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邓霖不禁想起了日前和吴季伯的交往,也许吴季伯是个最好的突破口了。想到这里,他摸了摸鼻子,当手收回后,脸上已经恢复了先前的神色。



    胡濙听完了阿福补充的那句话后,不禁哑然失笑起来,笑骂道:“阿福,我还没这么脆弱吧。”说完也不等阿福的回应便正色说道:“快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那阵熟悉的脚步声就传了过来。显然,阿福带着吴季伯走了捷径。



    “哈哈哈哈,偶然得知今天竟是胡老的寿辰,我这个晚辈只能不请自来讨一杯酒喝。”吴季伯一脸的红光,人还没出现,爽朗的笑声就已经传了进来。



    阿福知趣的办了张凳子过来,然后乖巧的离开了。胡濙也站起了身来笑脸相迎。毕竟论官职,两人均是六部尚书之一,不分伯仲。



    “哇,邓兄弟也在!”吴季伯看到了邓霖后,也连忙打了招呼。顿时三人客套了几句后才安然坐了下来。



    吴季伯扫了一眼四周后笑的似乎更灿烂了,眼角顿时现出了几道鱼尾纹:“先说天时,今天是胡老的寿辰,自然是无话可说,再说地利,如此世外桃源之处,也只有胡老能布置的出,绝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比,最后是人和,你我同朝为官,平日竟无机会小酌一番,甚是可惜,何况现在还有邓兄弟在,更是锦上添花。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到,看来今天真是个喝酒的好日子。”



    胡濙微微一笑,开口应道:“吴尚书你也太客气了。你年轻有为,前程似锦,非我等老迈之人可比。”



    吴季伯哈哈一笑,说道:“论辈分,您实是我的前辈,我应该先敬你一杯酒。”说着伸手便去找酒杯。



    邓霖却伸手虚拦了一把,笑嘻嘻的说道:“吴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哦?我做错了什么?竟然还未知觉。”吴季伯疑道。



    邓霖咧了咧嘴说道:“你到底来是干嘛的?”



    “我当然是来拜寿的咯。”吴季伯瞪大和眼睛,义无反顾的说道。



    “那你的寿礼呢?”邓霖说完笑嘻嘻的摊出了手。



    吴季伯微微一愣,随即又笑了起来说道:“不错不错,确实是我礼数不周。”说罢他伸手入怀,竟掏出了一包东西来。那东西很小,也就手指般粗心。外面却抱着一层布帛。



    胡濙和邓霖煞有兴趣的看着,脸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吴季伯一手捧着那布帛,另一只手缓缓的解了开来。布帛终于被摊开了,里面却是一把银色的钥匙。钥匙很普通,最多外面镀了银,也很常见,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常常给自己的孩子打造的饰物就是如此。



    胡濙望了一眼后,然后举起了双手开始捏着自己的人中,同时竟闭起了眼睛,似乎很疲惫的样子。



    邓霖的眼睛却眯成了一条线,眼中的精光一闪冷冷的问道:“吴大哥,你送这把钥匙是什么意思?”



    吴季伯毫不在意的立马回道:“这是件饰品啊,我一时匆忙,来不及打造。只好找了个工匠融化了些银两打造出来的。虽然不值几个钱,也只是略表心意而已,还望胡老海涵了。”说着望了一眼胡濙,可是胡濙仍然在那闭着眼睛并没有说话的意思。



    吴季伯自嘲的笑了笑,接着说道:“这礼确实是轻了些,这样吧,改天我让人造一把金钥匙出来,想必邓兄弟就懂其中的意思了。”吴季伯说完后干笑了几声。



    邓霖伸手摸了摸鼻子,他当然听得懂吴季伯的话。吴季伯送礼是假,哪有送长辈一件这样的饰品的。无疑李家的人终于知道了这把钥匙了。眼光再次一闪,邓霖也陪着干笑了几声后说道:“看来吴大哥次来并不是为了拜寿的。”



    吴季伯叹了口气站起了身来说道:“哎,看来今天也不是喝酒的好日子。”说罢他砖头瞅了一眼胡濙,说道:“看来胡老今天身体也不适,那我也只能改天再来谢罪了。”话声中吴季伯双手虚拱了几下,一声告辞声中便转身离开了。



    “世叔!”邓霖猛的站了起来,他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剑早已在弦上,难道您就这么任人宰割吗?”



    胡濙的双手已经放了下来,可是依然闭着眼睛,听了邓霖的话后,眼珠却在眼眶里翻动了起来,看得出他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本书首发于看书辋
第204章 渐入佳境
    邓霖从怀中再次取出了那把金钥匙,紧接着说道:“李家已经知道这把钥匙的事情,您怎么会没见过?李家究竟是什么角色?我也不信你不知道那个何公究竟是谁。您就别瞒我了,让我放手去做吧。”



    胡濙猛然张开了眼睛,瞳孔在伸缩着,呯的一声一掌拍在了桌子上,震得桌上的酒菜纷纷一颤。看着邓霖惊讶的面孔,胡濙长出了一口气后才缓缓说道:“你放心,我没事,好!我这就全告诉你,是正是邪,全凭你自己决定。”



    “这才是我的世叔!”邓霖顿时喜上梢头,乖巧的坐回了凳子上。



    胡濙这才缓缓的问道:“你想知道些啥?”



    邓霖转了转眼珠子才回道:“先说李家的事情吧,李家究竟是敌是友?为何他对那把钥匙这么感兴趣?”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我只能说岭南李家是敌亦是友。李家世代为官,为皇上尽忠尽职。这一点上他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实力的增大,人的欲求当然也会随时膨胀。李家对外有李文斌为首的岭南李家,奉皇明牵制着蜀中唐门,对内则控制着兵部和刑部,已然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只是针对你手中的金钥匙一事,我倒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邓霖眯着眼睛问道:“那=无=错=小说=m。=QuleDU=以世叔的意思,金钥匙的事情要不要他们入局呢?”



    胡濙沉默了一阵后才回道:“凭你的知觉去做吧。这点上我无法给你建议。”



    邓霖答应一声又说道:“那何公究竟是谁?明显在布政司背后有一张巨大的手掌在操控着这些事。其幕后的人肯定是超重的重要任务。既然叫何公,我猜想后面省了一个公字,应该是何公公,也就是刚才送烤乳猪的人。不知我猜测的对不对?”



    胡濙微微点了点头,赞许的眼光中说道:“你猜得很对,你知道为何当时我没有回答你?”



    邓霖摸了摸鼻子回道:“世叔当然是想保护我,让我不涉入其中。”



    “不错。”胡濙应道:“你现在还有机会,我完全可以不说。”



    “不!我还是要您说出来。”邓霖坚决的眼神已经表明了态度,“自古邪不胜正,即使再大的势力,我也不会有所畏惧。”



    “好!有骨气。”胡濙赞了一声继续说道:“其实你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何公公确实是宫里的太监,可是却不姓何,之所以叫他何公公是因为他名声太大,避免直呼其名讳,所以只取了他名字里的字,而那个是是‘和’而不是‘何’。”



    “和气的和?”邓霖问道。胡濙点了点头表示了赞同。



    邓霖继续说道:“宫里宦官无数,可是有名字的可能也就是几个太监罢了,仿佛太监的名字里没有‘和’的嘛,他究竟姓啥。”



    胡濙沉声答道:“也难怪你不知道他姓名,因为他很少露面,但是我一旦说道他的名字你就清楚了。他的名字叫郑和。”



    邓霖听罢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就是那个已经六下西洋的内宫监太监?”



    胡濙点头答道:“不错,郑和,原名马三保,自小侍从皇上。千万别小看四品内宫监太监,由于他是被钦封为三保太监,一直围绕在皇上跟前,其势力绝对不在司礼监太监之下。再加上他六下西洋,赢得了无数战功,回来后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在朝第一太监了。”



    “不就是个太监吗,再大的战功也不可能再升官了。能有多少势力作为。既然他已经位高权重了,为何又去插手地方政务呢?”邓霖不屑的说道。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一个人处理什么样的位子就会定下相应的目标,自从被钦封为三保太监后,他的欲求就膨胀了。”



    “那他究竟是为了得到什么呢”邓霖疑道。



    胡濙沉默了一会后才说道:“他自小就跟从皇上,从燕王一直跟到了天子,也成就了他的荣华富贵。可是现在已经皇上老了,一旦皇上归天后,他就没了屏障了。”



    邓霖眼睛一亮连忙跟着说道:“原来是为了立储的事。他到底拥立的是谁?”



    “是太子朱高炽。”胡濙答道。



    邓霖眉头一皱问道:“本来皇上立的就是太子啊,他为何又要这么卖力。”



    胡濙答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子朱高炽身为长子仁厚待人,甚得众望,可是体型较胖,身体甚是赢弱。也正因为他的儒雅和仁爱,故很多地方与皇上的政见不符。而二皇子朱高熙,却很对皇上胃口,尤其是他在靖难之战中屡立战功,在军中威望身高,并多次解救皇上于危难之际。所以说二皇子更接近于皇上。顾虽然如今太子名分已定,可是却仍然可能有变数。”



    邓霖摸了摸鼻子,突然问道:“皇上如今已经出征,那郑和呢?”



    胡濙答道:“他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在京城保护太子。”



    邓霖恍然说道:“果然,对他来说。这果然是个大好的机会啊。他正事需要趁这次皇上北伐,太子临危坐朝之际,大力排除异己,为太子争取更多的分数。多一份势力当然会多一份实力,所以在地方上,当然是要拥立自己派系的人……”



    胡濙却伸手需摆了下,阻止了邓霖再说下去,“好了好了,这些毕竟都只是猜测,你可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