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一刀斩落红尘 >

第154章

一刀斩落红尘-第154章

小说: 一刀斩落红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霖陪笑道:“世叔光明磊落,正气昂然,身正当然不怕影子歪。”



    胡濙微微沉吟了会后正色道:“你错了,世上有好人就又坏人。好人遵循规则办事,坏人为了利益不惜破坏规则,然而规则总有漏洞,必有空子可钻。所以世上总有不公平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好人如果要对付坏人,就需要比坏人更奸,更坏。”



    “那好人坏人不就难以分辨了吗?”邓霖眯着眼睛一边思索着一边问道。



    “那就要看得到利益的是谁了?”胡濙马上回答了。



    邓霖抹了抹鼻子说道:“好人是为了别人或者集体的利益,而坏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世叔的意思是说评定人的好坏,其实只需要看他做事的结果,而不用看过程。”



    胡濙转头看了一眼邓霖,眼中充满着赞赏的目光。邓霖尴尬的一笑,嘴巴刚张开似乎像说什么,可是却临时咽了回去。胡濙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他并没有询问下去。然后两人不约而同的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家常。



    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了正厅。胡濙直接走到了正位上坐了下来,邓霖也不客气,随便找了张在侧面的椅子也坐了下来。



    “没有家人,要喝茶得自己动手,茶具在……”胡濙随和的说着。



    邓霖马上刚开口说道:“不用了世叔,我一点也不渴。”



    “那我们就开始把。”胡濙微微一笑说道。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胡濙看似很随意的坐在那里,可是仔细看去,却是坐得笔直。同样是一套衣服,在后花园中,看上去显得非常的随意休闲,可是现在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随和而不失庄重,柔和而不失威严。所以在刚才,他们可以聊家常,聊人生,可是到了这里,邓霖知道应该说正事了。



    外面骄阳似火,里面却异常的安静,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没有一丝风。屋内小香炉里香燃平静的燃着,香烟则垂直的向上冒着。奇怪的是在这里却根本感受不到一丝的热意,出奇的安静,两人都能听到对方心跳的声音,缓慢却有力。



    “那就开始把。”邓霖的目光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庄重起来,规矩的用手弹了一下衣袖上的灰尘。



    本書源自看書網
第201章 忆往昔
    胡濙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中,双手舒服的依靠在扶手上,看上去非常的轻松,平凡。他呼吸甚是平缓,修长的胡须显得密而不乱,看得出经过精心的打理。再配上他那副悠然的脸庞,俨然就是个得道高僧似的。



    在他的跟前,邓霖感到无比的安定与祥和。面对着胡濙那清澈的眼神,甚至有种透明的感觉,仿佛心中的喜怒哀乐,都逃不过胡濙的眼睛。在胡濙特有的气场中,邓霖心中由衷的佩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说出世后才能洞察世间的各种冷暖,那胡濙必然已经脱离了尘世了。眼前的胡濙,显示出来的是平和慈祥,可是在邓霖心中已经是高高在上,不染一丝尘土。



    “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拖沓了?”胡濙显然察觉到了邓霖内心的波澜,平和的笑容中去而不带任何的责备之意。



    静寂终于被胡濙打破了,瞬间屋子里轻松了起来,笑意中胡濙又说道:“其实昨天君扬已经来过我这了,所以你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十之八九了吧。”



    自从将军一战后,冯君扬需要赶紧回长乐帮,而邓霖则需要和白灵灵汇合后才能回去。所以两人便分道扬镳了。有白灵灵的陪伴,时间当然感觉不够用了,冯君扬理所应当的比邓霖早了;无;错;小说 M。quledU。cOM几日便回到了京城。



    胡濙的一句话顿时帮邓霖省去了许多麻烦,可是邓霖却似乎受不了胡濙投来的目光。因为目光中除了笑意外还有一丝嘲弄。



    恰恰邓霖是个很敏感的人,马上体味到了言下之意,脸上顿时一红,赶忙说道:“世叔明察,灵儿刚刚脱离险境,确实闷得慌,我……”



    “所以,你当然应该陪她沿途多玩玩了。”胡濙插话进来帮邓霖说了。



    邓霖连连点了三下头,毕竟这话如果出自己口中,总觉得有些苍白。



    “所以,你们肯定走得也不会很快。”胡濙微笑着说了下去。



    “难怪我在长乐帮就没见到他!原来他来这了。”邓霖一边拼命的点头了一边说道。



    胡濙却缕了下胡须说道:“可是他现在却不在这,是我让他帮我打听消息去了。”



    邓霖眉毛一扬,现出奇怪的神色。堂堂礼部尚书,居然还有需要打听的消息?



    胡濙似乎看穿了邓霖心中所想,微微一笑说道:“长乐帮为江湖第一大帮,让他打听消息是最合事宜的。”



    邓霖听罢会心的一笑说道:“我懂了。”



    胡濙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会懂的。”



    智者做事,滴水不漏。用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当然很有讲究。并非胡濙打听不到,而是当别人知道礼部尚书去打探了某事后,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细节决定了成败。所以很显然,胡濙绝对是智者。可是究竟是什么事呢,居然值得冯俊扬去打听?他不是多嘴的人,也不是多管闲事的人。



    邓霖并没有直接问,可是他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他。



    “这件事跟你跟他都有很大的关系。”胡濙显然再次破译了他的眼神。



    人类几千年的演练下来,语言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复杂。可是肢体语言常常能在某个特定环境下更有效的表达出来,而往往也是最直接的,下意识的。



    胡濙接着说道:“将军带人压着师爷赴京,可是在路上却被人偷袭,结果将军伤,师爷死。”胡濙的言辞总是非常言简意赅。



    邓霖终于忍不住问道:“灭口!敌人的意图应该是师爷吧?”



    胡濙微微点了点头。



    邓霖追问道:“那后来呢?”



    胡濙答道:“毕竟是在将军的管辖下出的事情,将军当然要负责,刑部已经立案,现在他已经被软禁起来了。”



    邓霖的眉头一皱,却马上恢复了过来说道:“将军之战中,我和君扬都是当事者和证人。所以君扬是探听消息的最佳人选。”



    胡濙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他的确是。相信刑部会秉公处理,还将军一个公道的。”



    “有凶手的线索吗?”邓霖问道。



    “很干净,职业杀手。没有丝毫线索。”胡濙回道。



    邓霖摸了摸鼻子试探性的问道:“想必世叔也知道,那布政司王炳灿临死前曾经提到过一个人的名字,叫何公的。不知世叔可否认识?”



    “何公,何公,我究竟认识他吗?”胡濙一遍又一遍的捋着胡须,轻声喃喃问道,居然没有了下文。邓霖的眼睛慢慢的眯了起来,眼睛却紧盯在胡濙的脸上。



    胡濙似乎察觉到了邓霖的眼光,终于放下了捋胡子的手,缓缓的摇了摇头。



    邓霖脸上的失望之色一闪而过,“那就可惜了。世叔针对将军的事情怎么看?这件事从一路发生的情况来看,恐怕不是单单的地方性事宜。究竟是何势力竟能插手的这么深?”



    胡濙的神情始终如一,看不出他的脸上是喜是悲,只不过他的眼神明显凝重了起来,只见他叹了口气说道:“有关朝廷的事情,高深莫测,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轻易涉足。尤其是现在。”



    “现在又怎么了?”邓霖不禁问道。



    胡濙缓缓的说道:“皇上御驾亲征,京城只有太子留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看得出他说的非常的凝重,且是肺腑之言。



    “我就没听说有敌来犯,皇上是不是太那个点了。”邓霖听罢咕噜了一句。



    “放肆!”胡濙少有的大喝一声,吓得邓霖吐了吐舌头,他从没听过胡濙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隔了半响后胡濙才恢复了神色,说道:“这句话如果有第三个人听到,你就是杀头之罪。当今圣上乃圣贤之君,岂是你等竖子所能洞悉的?”



    “是!是!世叔教训的是。”邓霖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可是眼角却带着一丝狡猾。



    “我知道你不服气,你以为皇上没事干?”胡濙无奈的瞅了一眼邓霖,他当然看得出邓霖故意流露出来的小计量。



    “五十万大军,积聚起来就要好几个月,且劳民伤财,皇上圣明,岂能轻易做出此等决策。”邓霖的表情简直就是诚惶诚恐,可是他的话语说的漂亮,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明显等于放空炮。



    胡濙倒是被气得笑了,连连摇头道:“你不了解皇上,你是否知道安南之战?”



    邓霖连忙点头,发生在永夜元年的安南之战是家喻户晓的事情,虽然邓霖不曾经历,但是总听人说起过。



    永乐元年,安南发生政变,丞相黎季犛突然发难,杀害了原来的国王及拥护国王的大臣,自后他改名为胡一元,并传位给他的儿子,并设计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



    第二年东窗事发,被朱棣知晓。安南却变本加厉杀了明军将领,企图对抗,故永利二年,朱棣决议派兵征讨。不报此仇,大明何用!养兵何用!于是安南平定战爆发。



    胡氏父子显然知道明朝一定会来找他算账,他们早已安排好了军队防御,并在显要位置设置了关卡。只要占据有利地势,再拖上了几年,明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地位。这就是胡氏父子的如意算盘。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过了三个多月,没有等到明朝一点动静。正当他们存有侥幸心理的时候,明朝军队已经到了眼前。三十万大军,在“靖难第一功臣”张玉的儿子——张辅的带领下如狼似虎的杀了过来。胡氏父子从手下口中听到这个数字后,差点没晕过去。



    永乐五年五月,攻克安南全境,俘获胡氏父子,并押解回国,安南就此平定。



    六月安南改名交趾,归入中国,自汉唐以后,再次回到了中国怀抱之中。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罔
第202章 事与愿违
    邓霖的脑海中瞬间回忆了一遍,然后才怏怏然的问道:“世叔举此例子是何意?”



    胡濙回道:“自从假安南王朝贡之后,皇上就发觉了问题,可是他引而不发,一直等了一年有余,等到真相确凿后才发重兵征讨,你想安南才多少兵丁,而皇上一出兵就是三十万,证明他谋而后动,不动则已,一动则一鸣惊人。”



    邓霖摸了摸鼻子,接着说道:“此次他御驾亲征带了五十万大军,相比安南平定之战的三十万,更加是劳师动众,说明他的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