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

第6章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第6章

小说: 改变人类命运的50场战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战〃黑色沙漠〃 横亘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素有〃黑色沙漠〃之称。1873年,俄国开始入侵土库曼。
  1878年,战败的土库曼人撤退到这个沙漠,两支俄国军队也先后追击至此。
  由于受到酷暑、高烧和缺水的威胁,第一支俄国远征军放弃前进被迫折回;1879年,第二支远征军猛攻格奥克捷佩堡……土库曼人用泥土建造起来的要塞,但遇到了土库曼人的顽强反击,俄军不得不后退,来不及逃跑的俄国士兵统统被杀死。
  斯柯别列夫决心为此次失利复仇。斯柯别列夫毕业于俄国参谋学院,曾仔细研究过普鲁士人的作战战例;他久经沙场,并曾担任乌兹别克的地方长官。
  斯柯别列夫为此次复仇行动进行了长期而周密的部署。他首先命人修建了一条贯穿卡拉库姆沙漠的铁轨,以保证交通和补给线路的畅通,又专门配备了一架电报机,以便联络汽船横渡里海输送军队的给养物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1880年8月,斯柯别列夫发动了对中亚地区的突袭。配合袭击格奥克捷佩堡的闪电战术,他仅率领1000名士兵,配备了少量大炮、机关枪和火箭。首次袭击以失败告终。斯柯列别夫意识到:要拿下这个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全面包围。于是,他马上召集了12000名士兵和100挺机枪前来增援。
  土库曼人也采取了大胆的行动,塔科玛司令官亲自带队向俄国人和运送物资的马匹发动突然袭击。结果,所有的马匹均被缴获,其中包括斯柯别列夫本人的坐骑。
  死尸堆积的堡垒 1880年11月,斯柯别列夫率领8000名士兵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仔细侦查,他推断这个城市饮用水是由附近一个叫仰吉卡拉的要塞供应的,只要占领这个要塞,那么攻克格奥克捷佩堡必将事半功倍。
  1881年1月4日黎明时分,俄军已向格奥克捷佩堡推进732米,并在那里设置了第一条战壕。到1月7日,在距离主体城墙365米处,俄军又开挖了第二条战壕。1月9日黄昏,一大群土库曼人从城里冲出来,迅速击败俄军,占领了第二条战壕。斯柯别列夫派出预备队,土库曼人的袭击开始减弱;俄军最终夺回了他们的战壕和大炮,双方都伤亡惨重。斯柯别列夫接着下令挖掘第三条战壕,对东边城墙的炮轰随之开始。
  1月16日,12000名土库曼武士在城里发动最后突围,一场残酷的战斗打响了。? 但俄军早已有所准备,他们用大炮加刺刀的冲锋迫使土库曼人撤回城里,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斯柯别列夫下令继续在城墙下挖掘坑道。
  1月23日晚,俄军志愿者携带炸药进入格奥克捷佩堡东城墙下挖出的坑道。翌日上午,斯柯别列夫下令发动全面攻势。从7点开始,俄军的加农炮开始了对南城墙的袭击。与此同时,装有两吨火药的炸药包在东城墙下被点燃。几百名抵抗者立刻被炸死。很多土库曼人开始以为这是地震,惊慌失措之余看到俄军从缺口处潮水般涌进城堡时才恍然大悟。英勇的土库曼人坚守阵地,用刺刀和入侵者的马刀拼死抗击。
  土库曼丧失独立 下午1时30分,南城墙被成功攻破。俄军三路纵队在城里会师,对土库曼人的最后据点…… 神山格奥克捷佩堡(这所城市即以这座山来命名)发起进攻。塔科玛司令官在试图引爆地雷炸退俄军失败后逃进沙漠,遗留下来的武士则被俄军的大炮活活炸死。斯柯别列夫将军率领龙骑兵和哥萨克兵长驱直入格奥克捷佩堡,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土库曼人在保卫战中死伤6500人,另有800人被俄国骑兵杀死;俄军伤亡1000人左右。随后俄军攻占了阿喀耳绿洲,土库曼的首府阿什哈巴德所在的阿喀耳地区被俄国占领。1881年5月,俄国宣布外里海地区为一个省,隶属于高加索总督区。对俄国人来说,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自此之后,土库曼人在一个多世纪里再也没有获得过独立。也是从那时起,中亚被划入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巨舰大炮的威力:对马海战(1905)
Power of Cannon: Tsushima
  日本戏剧性地击败俄国海军,意味着一股新生军事势力在亚洲的崛起。跟旧式的俄国军舰相比,日本现代化军舰速度惊人且装备精良。这意味着给了西方列强一个迫切的警示性暗号:它们的势力可能正日趋衰落!
  日本野心露峥嵘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为了遏制日本势力在华蔓延,俄国联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中国其后将辽东半岛租借给俄国,并允许俄国修建横穿东北的铁路。此举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并利用从甲午战争中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迅速扩充军备。
  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调动大批部队进驻满洲里,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宣称:〃如果满洲里归俄国所有,朝鲜也将无法保持独立。这关乎日本命运的存亡。〃1902年1月30日,日本和英国缔结军事联盟,对朝鲜形成联合保护关系,共同抗衡俄国在远东的势力,要求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占优势的利益〃。攻占满洲里 日俄两国之间的紧张状态在1904年2月达到顶点……日本袭击了俄国舰队在满洲里的主要海军基地亚瑟港。这是一场出人意料的袭击……事先没有任何开战前兆。俄舰队被日本鱼雷艇重创。
  与此同时,日军陆战部队在朝鲜北部登陆,并向鸭绿江进发,企图为海军提供地面支援;俄国部队则依靠跨西伯利亚铁路运送增援部队。俄军在军队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匆忙开战,轻率地向敌人的进犯进行即时反击,结果在鸭绿江战役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日军进一步向满洲里推进。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增援部队的到达,亚瑟港被围得水泄不通。俄军架在战壕后的大炮和机关枪向日军疯狂扫射,抵御日军一次次自杀式冲锋。日军始终无法攻入港口,但俄军也尝到了日军拼死冲锋的可怕威力。战争持续了一年之久后,俄军被迫在1905年1月投降。
  在满洲里其他地方,日俄双方伤亡已成千上万,却均没有取得决定性优势。即使1905年3月日本在奉天战役取得胜利后,俄国陆军仍拒绝从满洲里撤退。
  舰甲上的角逐 1904年10月,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海军上将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的指挥下起航,约半年后才能抵达满洲里参与对日战事。航行途中,日本鱼雷艇要发动袭击的谣言便四处散播。俄国装甲舰军心动摇、草木皆兵。
  俄国舰队兵分两路,分别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好望角在印度洋重新会合,驶向法属印度###。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位于西伯利亚的俄国港口海参崴。1905年5月20日,日本舰队进入备战状态。5天后,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早已布置好的包围圈。
  俄国海军在当时世界海军排行榜上列第3位,从表面上来看,俄军舰队阵容强大:包括8艘战舰,8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等38艘战舰。然而,这支舰队存在极大的隐患:舰只新旧不一,编队航速低,水兵对于新式军舰上的设备还未熟悉;而且经过长途跋涉,士兵士气低落,充满了畏战情绪。
  反之,日本海军深受英国舰队影响,军舰全部依照英国最新的设计建造…… 在不影响军舰灵活性和速度的基础上,为大炮增加了防护钢板。他们拥有4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和60艘鱼雷艇,且士气旺盛,训练有素,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海战,进行了近乎疯狂的训练。
  效法纳尔逊的〃U〃形转弯 27日中午,日俄双方进行了试探性交火。俄国舰队在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率领下,以直线队形向前驶进。日本舰队像幽灵一样始终伴随着俄国舰队,给俄国官兵带来极大精神压力。11时30分,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由于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顿时混乱起来。
  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至10海里(1海里合公里),俄军仍未来得及调整阵形。
  1时55分,东乡平八郎命令各舰全力出击。下午2时5分,日本舰队突然大转向,进行〃U〃形转弯,〃苏沃罗夫公爵号〃向日本舰队开火,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 对马海战正式打响。
  双方的作战显示,无论是从速度还是炮火的精准度上,俄军都远不如日军:日军发射的炮弹像雨点般落在俄军不堪一击的军舰上,2艘俄国战列舰和1艘驱逐舰在两小时内便被摧毁。
  战斗持续至夜幕降临,罗日捷斯特文斯基负伤,包括他的旗舰在内的3艘俄国战舰接连被击沉。群龙无首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企图撤退,但遭到日军小鱼雷艇的围剿,他们扔下大量水雷截断俄军的退路。最后,俄军主帅被俘,只有1艘俄国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另有1862人在中立国被扣留,而日军仅损失1000人和3艘鱼雷艇。
  海军战术的灵魂 对马海战加速了日俄战争的结束。日俄双方于1905年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俄国承诺从亚瑟港和满洲里撤军,朝鲜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此外,俄国还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把辽东半岛租借权转交给日本。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其胜负结果要深远得多:俄国的失败打破了200年来西方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失利进一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同年,俄国爆发了革命。不久之后紧接着的另一场革命则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在海战中接连取得的胜利膨胀了日本建立帝国的野心,日本随后便推行黩武政策,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日俄战争还表明,现代化战争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没有哪一方能真正从中获得好处。英国和俄国的观察家从对马海战中得出的结论是:〃机动、快速、灵活〃才是海军战术的灵魂。
  于战斗;运动战也转为堑壕战。
  

堑壕战拉开序幕:马恩河第一次战役(1914)
A Trench Fight: 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
  对于法国来说,马恩河会战是一次干净漂亮的战略性胜利,它导致了〃史蒂芬计划〃的彻底破产。马恩河会战结束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从此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开启西部战场 由于受到来自巴黎的法国士兵的英勇抵抗,德军原本企图通过比利时开进法国的计划被迫中断。〃马恩河奇迹〃是西部战场僵持状态的开端,后来发展成可怕的堑壕战。
  20世纪初,德军成为其他军队竞相效仿的对象。因为它曾经在对抗奥地利和法国的色当会战中出尽风头,许多专家纷纷开始研究德国的军事制度。
  德军的强大力量来自于它的组织,所有成员都训练有素、作战机敏。作战准备是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多年来德国人在这方面费尽心机、刻苦钻研;所有最新研发出来的技术都将得到应用,包括用火车快速地把士兵或粮草运送到各个前线,兵工厂里不断地制造令军队威力更强大的新式武器等等。
  德军最大的弱点在于兵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