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重山寒门女 >

第3章

穿越重山寒门女-第3章

小说: 穿越重山寒门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老大没有闺女,四个儿子,一直格外喜欢万青。

邱老大绕过万青万年,两手抓起鹿腿,把这只僵硬的大鹿抗到了身上。几个大步走到这兄妹的身前。

“我帮你们分了这鹿,你们也好多卖几个钱”

鹿骨,鹿筋,是药店收的。整张鹿皮也能卖上5两银子。

进了院子,万长先迎了出来,“邱叔!” 也不管邱老大还扛着鹿,抱着邱老大腿,靠了上去。

万年只好扯过弟弟,一把抱了起来。

万吴氏听到动静,也出了屋子。

“邱大哥。” 打了招呼。

邱老大看不上万吴氏,前几年和万老大进山打猎回来,都是万青烧水做饭。万吴氏太娇气了,一个村妇,养成这样。

万青抱了柴,直接进屋。

锅里还有肉粥,热了就吃。

在刷锅烧水,招呼万年邱老大。

手脚不挺,三个人就在厨房里喝了热粥。

一锅热水已经滚开,邱大叔就在这厨房,挥着刀子分鹿。

皮肉骨筋分开,是技术活,万年万青还没这本事。

万吴氏点了小灶,炖了满满一锅鹿肉。

“大叔要这个了〃邱老大不客气,这一家子妇孺,确实吃不上鹿鞭。

万年早就包好放在边上,这一定是给邱老大的。〃大叔,鹿茸,您也带走一只,另一只给爷爷。”

邱老大点头恩了一声,满脸笑。两个孩子都不是小气的,鹿鞭鹿茸卖到药店至少5两银子。要了鹿鞭就是邱老大仗着两家交情,万年张嘴就送了鹿茸,邱老大确实有些意外。

万青洗净了鹿筋鹿骨,已经分好了一包,捆了起来,是给邱老大的。

邱老大心里有数,打鹿需要运气。一年到头,也未必能碰到一次。

收拾妥了,邱老大这才洗了手脸,看到万青捆好的那包筋骨,执意只要一半。

“你们多卖几个钱” 邱老大只会说大实话“明,天一亮我来接你们”

分鹿的时候,兄妹俩就念叨着正月十二去镇子上,邱老大有些不放心。

话说这时,已经是日头朝西。

“谢谢大叔了。”万年心里明白。

“我回了,你们俩忙吧”

万吴氏包了几块炖好的鹿肉,也放在了一边,给邱老大带走。

邱老大拎着两包,出了院门。

等到邱老大走远了,万吴氏,这才话多了起来。

“你舅舅身体不好,好物就给你舅舅送去吧” 任何时候,这个家里好物件,万吴氏总是先想到自己的亲弟弟。

“都分好了,等下次在打到鹿吧。明天去镇子上,我去他家把驴车赶回” 万年实在没啥好话。

“别再提那驴车!”万吴氏脾气又上来,看着儿子闺女油盐不进的样子,甩手回了东屋。

兄妹两人相视一笑。

小万长一直抱着鹿肉啃着,满手油,小大人一般的念叨“舅舅可不是虎子,吃了的不会吐出来。”

万吴氏听了这话,“都是混蛋东西!” “我这命苦啊,也不知道能指望了谁。”

万年趁着万吴氏闭门不出,包了鹿茸鹿肉,趁着天色还亮堂,抱着万长,拉着万青,出了院门。 自然是送到爷爷家。

万老爷子塞给万年10个铜板,只说给外年买刀毛边纸。

儿媳妇是个不顶事儿不讲理的,孙子孙女确是懂事,童生长孙不提,9岁的孙女更是个把家过日子的,小不点也是有几分心眼的。

“舅舅家明天来了,您帮着把驴车扣下。”万长人小鬼大,把这驴车的事儿托付给老爷子。

听说这边打了鹿,那舅舅家明天肯定过来。 老爷子心里也明白。

可是,已经分家的,儿媳妇这个德行,老爷子也是有心无力。

“爷,我闹,您帮我就是。”万长打了鬼主意。

老爷子看了这滴溜溜转着眼珠的小孙子,摸着胡子点了头。

万青万年,更是笑的欢快。

老爷子送到大路上,看着三个孙子的身影消失,才转身回家,眼圈还是红了。

老爷子最心疼的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儿子16岁,也不过是个童生。大儿子这些年明里暗里一直贴补着这边。

现今这孤儿寡母一家,看着三个孩子,这日子还能撑下去。

老儿子读书,只怕是没啥希望了。心里明白,只是舍不得,毕竟供了那么多年。好歹考上秀才,能在镇上下馆子教书,不用再回到这山村风里来雨里去。

且说万吴氏又闹了一场,嫌弃孩子送了鹿物给老爷子。怒气冲冲,捡了些肉筋给自家弟弟留着,这才上炕睡觉。

万青天不亮就起床,轻手轻脚把母亲捡出来的又收到大堆里。收了院子里的兔子皮,又到西屋,唤醒了万年,家里吃的喝的,全藏好,这一通收拾,天也就亮了。

邱老大果然赶着马车守在院门外,只露着两只眼睛,活像那土匪胡子。

万年忙着搬东西装车,万青烧火煮了一罐鹿肉粥,包了两块熟肉,抱着罐子上了马车。

接了村里大石盘边上住着的菊花婶子,这就直接上路,奔着镇子去了。

山村离镇子有些远,若是走路,也要半天。

马车脚程快,两个时辰,也就到了。

先把果子糖送到田家铺子,得了一两银子。又送菊花婶子到了谢员外家角门,万青把两块熟肉塞给菊花婶子,菊花婶子客气一翻,挥手告别,一直等到马车拐弯才进门。

三个人找了一家包子铺,要了两屉包子,让伙计帮忙热了鹿肉粥。

鹿肉粥的香气盖过了包子的味道,食客中,有个军爷忍不住了,直接做到三人的桌上来。

“这肉粥,分一碗。”摸了一角碎银子放到了万青面前。

邱老大脸色有些不好看,却也不愿意得罪军爷,瓦罐直接递给了军爷“都给您老了”

军爷也不客气,出了银子,得了肉粥,客气给谁看。

“镇子东头的成计,收山货价高.” 算是给这三人指个路,参军的铺子确实收货价实。

“谢了军爷” 邱老大拱手,一脸客气。

“鹿筋给一条,送信的差,腿脚落了毛病” 军爷看到邱老大时不时看向外面的马车,就知道这马车必是这汉子的。一筷子捞了块肉进最嘴,鹿肉。果然是卖山货的,定有鹿筋。

邱老大嫌这军爷好占便宜。不说话了。

万年倒是觉得军爷虽说无礼,但也有几分和气,出了铺子,抽了一条鹿筋给了军爷。

“谢了小兄弟。”军爷接过鹿筋揣进怀里,低头从腿上摸出一把匕首,“和你换了,这匕首草原那边的。”

黑铁匕首,寒光凛凛,带着几分煞气,这刀子是背了人命的。

万年双手接过匕首,给军爷作揖行李。

军爷拎着瓦罐,揣了几个包子,大步走出铺子,头也不回的挥着鞭子骑马而去。

一个偶遇,一个插曲,谁也不会想到后来,如果万青早知道这个军爷会让自己前功尽弃,大好筹划毁于一夕。。。这是后话。

三人到了成计,卖了鹿筋骨,得了7两银子,一张鹿皮又单卖了6两。

兔子野鸡鹿肉,卖给了一家邱老大相熟的铺子,得了3两4钱银子。

万年又去了常夫子家里,送了一斤果子糖,一只兔子,2斤鹿肉。 那家铺子给了角银,就是看到万年留下了鹿肉兔子。否则,怎么也会给上4两银子。

常夫子和邱老大说“这孩子不读书,是太可惜了。”

邱老大当即表态“再苦再难,也让万年读书”

常夫子说免了束修银子,每月给5个铜子,笔墨纸砚全供。只要万年继续来学堂。

邱老大二话不说,当即做主,“既如此,就拜托先生,万年这留在学堂,跟着先生”

回程,马车上,少了万年。

作者有话要说:

6第5章

回到村子,已经是天黑。

舅舅一家确实来了,没收刮到什么,只吃了饭,就赶着驴车走了

驴车当然没留下。

万长哭哑了嗓子。

看到万青,哭的更厉害了。

万吴氏一直沉着脸,一来,怪万长喊万老爷子帮忙为难自己弟弟,二来,怪万长胡闹,让舅舅家没脸。

三来,当然是怪万青把本留给舅舅家的鹿肉筋骨都带走。

更让她生气的是,翻遍了家里,竟然连个兔子都没有。一夜之间,家里就像招了贼。除了灶上那半盆鹿肉粥,竟然是什么吃食都没有了,娘家弟弟一家6口,没吃饱肚子。

“卖了多少银子?” 万吴氏不等万青喘息,直接问了这一趟去镇子买山货所得。

万青没搭理母亲,拉着弟弟到了厨房,烧水。

家里少了一个人,这位母亲,似乎毫不在意。

“银子交上来!“ 万吴氏跟到了厨房,凶气十足,浑身上下都是暴戾。

“哥收了银子” 万青看到水缸已经见底,语气里冷冰。 “万长看着火” 温声祝福了弟弟,提了木桶去了后院。

万青力气不大,一次只打半桶水,提上来,两手拎着,摇摇晃晃倒进缸里。 往返了几次,这才打了半缸水。

肚子一直空着,眼前有些发黑,万青顺势蹲了下去。定了心神。。好半天,才站了起来。

虎子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贴着万青,立起后腿,前爪子拍到了万青头上,这是虎子给万青的安慰。

万吴氏还在生气,坐在灶前的板凳上,就算是烧火吧。

万年迈着小步子,拉起万青手,眼泪更多了,只是无声。

生活这么不容易,生气都是多余。

强挺着吧。

吃食都在棚子的柴堆里,万青提了半袋子糙米,犹豫了下,终究是没取熏骨头。娘在气头上,这时候把肉骨头给虎子,娘会喊一夜,落了病,还是要银子抓药,省省银子吧。

淘米下锅,炭火底子烧着,不用在填柴。

先前舀出了半盆热水,加点凉水,正好洗澡。

小身子扁平,瘦骨伶仃,真不知道这小身体哪来的力气,坚持了这么久,不病不死,不累。

还上里衣,穿了棉裤棉袄。招呼万长吃粥。

身上终于有了力气。

万年不在家,万青就住在西屋。热坑。

万青不在家,万吴氏也会烧炕做饭。

***************************************

转眼间到了二月,河水解冻,雪也化了。

村脚小河南边有两亩水田,是时候翻地,等到四月插上稻子。

家里地少,往年翻地都是父亲。

万青实在发愁,去那片地上转了几次。看到了爷爷,老爷子一直念叨“别愁,等几天,爷帮你翻地。”

老爷子身板还好,但是,老爷子是三口人的水田,有4亩多,恐怕他自己的田,都翻不过来。

二叔二婶也在翻地。二婶看到万青,只是笑,不多话。

村里人说起这些,都当笑话。年轻力壮的媳妇,常年喊着生病,除了自已做饭,竟是连院子的草都不粘手,当家男人走了,人家还是这性子。倒是10岁的闺女家里家外忙活。。

“人家那是福气,儿子是童生。闺女能干。吃喝不愁。”刘三媳妇撇着嘴,和一起翻地的妯娌说。

“那三个孩子性子都随了老万家,尤其那闺女,真是个好孩子。”刘二媳妇插了一句

“过三年就能说亲了。听说那闺女跟着他哥读书识字不少。”刘老五摸了一把汗,说了一句。

“轮不到你惦记,那闺女模样性子都十足的好,邱老大媳妇眼珠子都盯蓝了。〃刘大媳妇抿着嘴笑,顺便打击刘老五。

声音不大,奈何田里空旷,声音还是传了过来。

这些话,在这个古时候,是不该万青听到的。

七岁不同席,女孩子9岁,不该抛头露面。

万青倒是想养在深闺里,看书绣花,抚琴。哪怕是低门小户,也可以躲风避雨,享受几分福气。 家里有个足不出户的娘,在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